第42集
《红色钧官窑》的故事继续围绕着钧瓷厂的命运展开。这一集里,厂长周志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上级部门要求钧瓷厂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批重要订单,可厂里的设备老旧,工人们也疲惫不堪。周志远心里明白,光靠蛮干不行,必须想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技术员林小梅发现了一批被遗忘的钧瓷配方。这些配方是早年老师傅们留下的,但因为种种原因从未投入生产。林小梅如获至宝,连夜研究,发现其中一种配方烧制的瓷器色泽独特,成品率也高。她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周志远。
周志远听完林小梅的汇报,既兴奋又犹豫。兴奋的是,如果新配方能成功,厂里的生产效率将大幅提升;犹豫的是,试验新配方需要时间和资源,万一失败,订单就更难完成了。思来想去,他决定赌一把,召集骨干开会讨论。
会上,老工人王师傅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认为现在不是折腾的时候,按老办法稳扎稳打才是正道。年轻工人小李却支持尝试新配方,觉得创新才能救活厂子。两派争执不下,周志远最终拍板:分两条路走,一部分人继续按老方法生产,另一部分人跟着林小梅试验新配方。
试验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烧制,瓷器全部开裂;第二次,釉色不均匀。林小梅急得直掉眼泪,周志远却安慰她:“失败是常事,咱们再调整。”他们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终于发现问题出在温度控制上。第三次烧制时,林小梅亲自守在窑口,寸步不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窑门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瓷器通体红润,釉色如晚霞般绚烂。工人们欢呼雀跃,王师傅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周志远当即决定,全厂改用新配方生产,并给这批瓷器取名“红钧”,寓意钧瓷厂红红火火。
订单如期完成,上级领导亲自来厂里表彰。周志远却把功劳推给林小梅和全体工人,他说:“没有大家的团结,就没有‘红钧’的诞生。”这一集在欢庆的氛围中结束,但新的挑战已悄然逼近——外地瓷厂开始模仿“红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