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集
《红色钧官窑》的故事,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开始。这天清晨,钧官窑的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窑炉里的火焰熊熊燃烧,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平静,窑炉出现了严重的裂缝,火势开始失控。工人们惊慌失措,纷纷后退,眼看着多年的心血可能毁于一旦。
关键时刻,老窑工李师傅挺身而出。他顾不上危险,抄起湿棉被就往身上披,冲进了浓烟滚滚的窑房。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跟上,大家齐心协力,用沙土和水拼命压制火势。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火终于被扑灭了,但窑炉受损严重,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钧瓷厂,工人们脸上写满了忧虑。
厂长周志远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他眉头紧锁,告诉大家上级下达了重要外宾接待任务,要求钧官窑在一个月内烧制出一批精品作为国礼。可现在窑炉毁了,时间紧迫,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时,年轻的技术员张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废弃的老窑进行烧制。这个提议立即引起了争议,因为老窑年久失修,工艺也落后,风险很大。但周厂长深思熟虑后,决定放手一搏。他拍板说:"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就按张明说的办!出了问题我负责!"
接下来的日子,全厂上下拧成一股绳。李师傅带着工人们日夜抢修老窑,张明则和几位老师傅反复调试釉料配方。大家吃住在厂里,困了就打个盹,醒了继续干。周厂长更是亲自督战,每天都要到现场查看进度。就在大家全力以赴的时候,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老窑的温度始终达不到要求。
眼看交货日期越来越近,张明急中生智,提出了分段烧制的方案。这个创新的方法得到了老师傅们的支持。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最佳的温度曲线。开窑那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当一件件釉色饱满、晶莹剔透的钧瓷被取出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任务圆满完成,外宾对这批钧瓷赞不绝口。庆功会上,周厂长动情地说:"这次我们能渡过难关,靠的是大家的团结和创新精神。这就是我们红色钧官窑的魂!"镜头最后定格在重新点燃的窑火上,熊熊火焰象征着钧瓷艺人们永不言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