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集
《红色钧官窑》的故事,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开始。这天,钧瓷厂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赶制一批重要订单,突然传来消息:上级派来的质检组发现了严重问题,一批即将出窑的瓷器釉色不达标,可能要全部报废。厂长周大勇急得直跺脚,这批货可是关系到厂里下半年的生计啊!
周大勇赶紧召集技术骨干开会,老艺人马师傅皱着眉头说:“釉料配方没问题,怕是烧窑的火候出了岔子。”年轻技术员小李却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可能是新采购的矿石原料纯度不够。两拨人争执不下,厂里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下乡调研的党委书记老田赶了回来。他二话不说,直接钻进窑房,蹲在还发烫的窑口前仔细观察碎瓷片。老田发现瓷片断面上有细微的气泡,这证实了马师傅的判断——果然是烧制时温度控制出了问题。
原来,新来的烧窑工小张为了赶进度,私自缩短了预热时间。这个憨厚的农村小伙躲在角落里直抹眼泪,生怕被开除。老田却拍拍他肩膀说:“犯错不可怕,关键要长记性。”他提议让小张跟着马师傅从头学起。
眼看交货期限逼近,全厂上下连夜奋战。马师傅带着徒弟们重新调配釉料,老田亲自守在窑口把控火候。最感人的是,已经退休的老窑工王大爷听说厂里有困难,拄着拐杖赶来帮忙。他说:“我这把老骨头别的干不了,看火候的眼力还在!”
开窑那天,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当第一件瓷器捧出来时,那鲜艳的红色釉面在阳光下像跳动的火焰,美得让人心颤。质检组的同志连连点头,称赞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精品。工人们相拥而泣,小张更是哭成了泪人。
尾声处,老田在表彰会上说:“钧瓷就像咱们的革命事业,要经过千度高温的考验才能成器。”他宣布要成立技术培训班,让老师傅的手艺代代相传。镜头最后定格在那窑红艳艳的钧瓷上,映照着每个人脸上自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