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
《青山是故乡》的故事缓缓展开,镜头对准了青山村的老槐树下。村里人正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最近发生的大事——村支书李大山提出要修一条通往镇上的公路,可这事儿却让大伙儿犯了难。有人觉得修路是好事,以后卖山货方便了;可也有人担心,修路要占自家的地,补偿款又没谈拢,心里不踏实。
李大山的眉头皱成了疙瘩。他蹲在槐树根上,手里攥着半截粉笔,在地上划拉来划拉去,试图给乡亲们算一笔账。他说,路修好了,村里的茶叶、竹笋能卖上好价钱,娃娃们上学也不用再翻山越岭。可老张头却不买账,梗着脖子说:“占了我家祖传的果园,给再多钱也不干!”场面一时僵住了,连树上的知了都识趣地闭上了嘴。
这时候,在外打工多年的春燕回来了。她穿着时髦的连衣裙,拖着行李箱从村口走来,惹得一群孩子追着看稀奇。春燕在城里见过世面,听说修路的事,当晚就敲开了李大山的家门。她掏出手机,给支书看外地“农家乐”的照片:“叔,咱这青山绿水要是通了路,城里人还不得抢着来?”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墙上的规划图上,李大山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第二天,春燕带着几个年轻人,把老张头家的山楂熬成了糖葫芦,赶集时卖了个精光。她故意当着全村人的面,把一叠钞票塞给老张头:“爷,您看这果子要是运到城里,价钱还能翻番哩!”老张头捏着钱,望着远处雾蒙蒙的山路,突然蹲在地上抹起了眼泪。原来他早年间挑着担子卖山货,摔断过腿,最知道没路的苦。
就在修路的事出现转机时,暴雨突至。半夜里山洪冲垮了村口的石桥,王婶家的小孙子发高烧,大伙儿只能扎竹筏渡河送医。黎明时分,浑身湿透的李大山站在河岸上,看着对岸卫生院微弱的灯光,拳头攥得发抖。天刚亮,他就挨家挨户敲门,身后跟着越来越多的人,最后连老张头也扛着锄头加入了队伍。
夕阳西下时,摄影机的镜头拉远:蜿蜒的山路上,男女老少都在挥汗如雨。春燕教姑娘们用手机直播修路现场,城里网友的打赏不断刷屏;老张头把自家果园让出半边,还贡献出祖传的测量土办法;连村里最懒的二狗子都推着小车来回运沙石。压路机轰鸣声响起时,不知谁带头唱起了山歌,歌声混着泥土味飘向远方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