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集
《青山是故乡》的故事,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开始。暴雨连下了三天三夜,村子里的河水暴涨,冲垮了通往镇上的唯一一座桥。村民们被困在村子里,眼看着田里的庄稼被淹,大家心急如焚。老村长拄着拐杖站在村口,望着浑浊的河水直叹气:“这桥要是修不好,今年的收成可就全完了!”
这时,刚从城里回来的年轻人阿强站了出来。他之前在工地上干过几年,懂点修桥的技术。他提议大家齐心协力,趁着雨停的间隙赶紧把桥修好。可村里人却犹豫了,修桥要钱要材料,村里穷得叮当响,哪来的钱?阿强一拍胸脯:“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大家出力气就行!”
阿强连夜骑着摩托车去了镇上,找到以前打工的包工头老刘。老刘听说村里遭了灾,二话不说借了他一批建材,还派了几个工人帮忙。阿强感动得直抹眼泪,可回村的路上,摩托车却坏了。他硬是推着车走了十几里山路,天亮才回到村里。
村民们看到阿强带回来的材料,顿时有了干劲。男女老少齐上阵,搬石头的搬石头,和泥的和泥。阿强带着工人们日夜赶工,连饭都顾不上吃。村里的小芳姑娘天天给大家送饭送水,她悄悄给阿强的饭盒里多藏了两个鸡蛋。
就在桥快修好的时候,又下起了大雨。河水再次上涨,眼瞅着就要冲垮临时搭建的支架。阿强二话不说跳进河里,用身子挡着支架。村民们见状,纷纷跳下去帮忙。大家手拉着手,在齐腰深的水里站成一排,硬是撑到了雨停。
桥终于修好了。通车那天,全村人都来庆祝。老村长拉着阿强的手说:“你这孩子,打小就倔,可这回真是救了全村啊!”阿强挠着头憨笑:“咱青山村的人,骨头里流的都是硬气!”小芳红着脸递给他一条绣着青山的毛巾,人群里顿时响起起哄的笑声。
可谁也没想到,镇上来通知说要征地建厂,正好要占这座桥。开发商派人来谈条件,承诺给每家每户高额补偿。夜里,村委会的灯亮到很晚,村民们吵翻了天。有人觉得这是翻身的好机会,有人却蹲在桥头直掉眼泪:“祖祖辈辈的根儿,哪能说卖就卖啊!”
阿强蹲在河边抽了一宿的烟。天亮时,他敲响了村口的老铜钟。等大伙儿聚齐了,他哑着嗓子说:“桥是咱们的命,可日子总得过。我有个主意——咱们自己办厂!”原来他早打听过,城里现在流行生态农业,青山村的山货在城里能卖上好价钱。
故事的最后,全村人投票决定不卖地。阿强带着几个年轻人跑贷款、学技术,小芳组织妇女们做手工。老村长颤巍巍地把村委会的牌子换成“青山合作社”时,夕阳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通红。远处的青山静静矗立,像在守护着这群倔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