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连续剧 外来媳妇本地郎(3829-3906)

    外来媳妇本地郎(3829-3906)

    影片信息

    • 片名:外来媳妇本地郎(3829-3906)
    • 状态:已完结
    • 主演:苏志丹/丁玲/虎艳芬/
    • 导演:陆晓光/
    • 年份:2016
    • 地区:中国
    • 类型:喜剧/家庭/生活/都市/
    • 时长:内详
    • 上映:未知
    • 语言:国语
    • 更新:2025-05-04 06:21
    • 简介:  《外来媳妇本地郎》讲的是广州西关一个大院子里康伯一家的热闹故事。康伯和康婶有四个儿子,老大阿光老实憨厚,老二阿宗古灵精怪,老三阿耀斯文有学问,老四阿祖最调皮。四个儿子长大后,娶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媳妇,这下可热闹啦!   大媳妇香兰从河南来,勤劳能干但总被婆婆嫌“北方人不懂煲汤”;二媳妇妙婵是本地人,嘴巴厉害得像机关枪,常和老公阿宗斗嘴;三媳妇黄菲是上海姑娘,爱漂亮又讲究,和老三阿耀常常因为小事闹别扭;小媳妇戴安娜是个美国华侨,中文说得磕磕绊绊,总闹出笑话。一大家子每天吃饭就像联合国开会,连吃个白切鸡都能吵出花样来!   记得有一次,康婶教香兰煲老火汤,结果香兰往汤里扔了一把辣椒,全家人辣得直跳脚;妙婵和阿宗为了抢电视遥控器,一个要看粤剧,一个要看足球,最后把遥控器藏进了冰箱;黄菲非要教全家人用刀叉吃肠粉,康伯气得胡子都翘起来;戴安娜更搞笑,把“饮凉茶”说成“喝冷茶”,结果真端了杯冰水给感冒的康婶……   不过呀,别看他们整天吵吵闹闹,其实特别有爱。香兰虽然煲汤难喝,但每天起最早给全家人做早餐;阿宗嘴上总嫌妙婵凶,其实偷偷给她买最爱吃的鸡仔饼;阿耀会帮黄菲把高跟鞋擦得亮晶晶;戴安娜虽然中文差,却认真学唱粤语童谣哄爷爷奶奶开心。连邻居炳叔都说:“康家这锅大杂烩,越煮越香咧!”   最让人笑破肚皮的是过年那集,全家人非要搞南北融合年夜饭。结果饺子皮用来包虾饺,汤圆馅里塞了腊肠,戴安娜还把“恭喜发财”说成“公鸡下蛋”,逗得全院子的人笑到直不起腰。但最后全家人一起看烟花的时候,康伯偷偷抹眼泪说:“管它本地外地,团团圆圆就是好日子!”   这部戏就像一盒广式点心,有虾饺的鲜,有叉烧包的甜,偶尔还会咬到小辣椒——但每集看完心里都暖暖的。小朋友要记住哦,不管来自哪里,只要互相包容理解,天天都是开心日子!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选择来源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467次评分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467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 《外来媳妇本地郎(3829-3906)》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 连续剧 喜剧 外来媳妇本地郎(3829-3906)

    第11集

      《外来媳妇本地郎》第3829-3906集继续讲述了康家这个热闹大家庭的日常生活,导演陆晓光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广东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这一阶段的剧情围绕康家四兄弟和他们的“外来媳妇”展开。康伯康婶老两口依然为儿女们操碎了心,尤其是老三康祈耀和阿婵的婚姻问题成了家庭讨论的焦点。阿婵想开网店卖广式腊味,但康祈耀觉得不靠谱,两口子为此闹了不少笑话。


      老二康祈宗和四川媳妇香兰的“辣椒大战”又升级了。香兰想把老家秘制的火锅底料推广到广州,结果把整条西关大屋的街坊辣得直跳脚。最惨的是康伯,被辣得喝了三壶凉茶,最后全家不得不开“辣椒听证会”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四康祈祖和上海媳妇黄菲的“育儿经”也让人啼笑皆非。黄菲坚持要让儿子学钢琴、学英语,康祈祖却想带儿子去踢足球,两口子为此上演了一场“中西教育大比拼”,最后在康婶的调解下达成共识——上午学琴,下午踢球。


      最热闹的要数康家天井里的“邻里大会”。西关大屋的街坊们经常聚在这里,戴安娜的广式英语、祝师奶的八卦新闻、阿娇的爆笑厨艺,每次都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特别是阿娇学做西餐那集,把牛排煎成了“皮鞋底”,还信誓旦旦说这是新式广式牛排。


      剧中还穿插了很多暖心时刻。比如康伯七十大寿那天,四个儿子和媳妇们各自准备了惊喜:老大阿光做了传统寿桃,老二阿宗搞了个LED生日灯牌,老三阿耀写了首打油诗,老四阿祖更是请来了康伯年轻时最喜欢的粤剧演员。看着儿女们这么用心,康伯感动得直抹眼泪。


      这一阶段的剧情在保持喜剧风格的同时,也探讨了代际沟通、文化差异等现实问题。比如有一集讨论“过年回谁家”,四个媳妇来自不同地方,各有各的习俗,最后康家想出了“轮流坐庄”的办法,既照顾了各方感受,又体现了家庭的包容。


      总的来说,这70多集的故事就像一锅老火靓汤,既有地道的广式风味,又加入了五湖四海的调料。康家人的喜怒哀乐,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也看到了传统与现代、本地与外来的和谐共生。

    为你推荐

     换一换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