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专访沉默的荣耀制片人栾雅琪9万件道具6地取景敬畏心拍出凡人英雄封面深镜
    首页 娱乐星闻 电视资讯 专访沉默的荣耀制片人栾雅琪9万件道具6地取景敬畏心拍出凡人英雄封面深镜

    专访沉默的荣耀制片人栾雅琪9万件道具6地取景敬畏心拍出凡人英雄封面深镜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开播前没预料到会这么火,但我们对品质有底气。”近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直言:“团队的创作初衷,不是为了爆款,而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这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让沉默的英雄获得应有的荣耀,这也是制片方慈文传媒作为国企的社会担当。”

    采访中,栾雅琪披露剧集曾三次更名,并将这部剧的成功密码归结为“敬畏心”——通过辗转6地实景拍摄、服化道多方面深度还原,为营造了真实历史氛围——让演员不是“演英雄”,而是“成为英雄”。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制片人栾雅琪。受访者供图

    剧名3次更迭

    致敬沉默的英雄

    栾雅琪告诉记者,《沉默的荣耀》并非初始名称。立项时,剧名定为《破晓时分》,意在隐喻新中国成立之际的历史背景,但英雄们终究未等到黎明;后更名为《深海1950》,既明确了故事发生于1950年,又以“深海”象征隐蔽战线工作者——深深埋藏在国民党内部,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毅然赴台执行任务。

    此后,剧名又调整为《暗夜深海》。“暗夜”呼应黎明前台湾的紧张谍战氛围,“深海”则延续此前对隐蔽战线属性的隐喻,且与剧中“东海小组”的代号形成呼应。 最终播出时定名《沉默的荣耀》,源于对烈士事迹“尘封与铭记”的深刻考量。

    栾雅琪说,这些隐蔽战线烈士因需要保护身后的同志,多年来事迹从未被公开,直至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建成,1000余名在台牺牲烈士的名字才对外公布,“‘沉默’是他们半个多世纪的状态,而‘荣耀’是他们应有的注脚”。



    栾雅琪(右二)与烈士后人见面,考据真实史料。受访者供图

    作为军属,栾雅琪对烈士怀有特殊的情感。剧集开机前,她曾专程前往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献花,“向烈士诉说我们的创作初心,希望把他们的故事讲好。如今顺利播出,仿佛有烈士的护佑”。近期,不少观众自发前往位于北京的西山纪念广场、位于福州的吴石故居等地献花,栾雅琪觉得没有辜负这份承诺。


    剧集开机前,栾雅琪前往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献花。受访者供图

    取景6地道具9万件

    让英雄回归“凡人烟火”

    “拍这部剧,我们力求全方位还原真实的历史。”栾雅琪说,为深度还原1949—1950年的福州、台湾街景,团队在福建、江西两省宣传部、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辗转福建、上海、横店多地,仅福建就跑了厦门、平潭、泉州、漳州四城,成为少有的“多地域全实景拍摄”剧集。其中,选取平潭“邓丽君小镇”中按照台湾老街区1:1复刻的场景,作为剧中“基隆”的主要取景地。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厦门鼓浪屿毓德女校旧址,则成为剧中吴石将军刚到台北临时住的招待所。

    栾雅琪回忆,在鼓浪屿拍摄时,道具物资运输成为一大难点。因岛上禁止机动车通行,剧中的古董家具、演员服装等,都要先通过轮渡运到码头,再靠人力推车经过石板路运至现场,工作繁重、复杂。“这些老物件是历史的‘证人’,少一分细节,就少一分真实。”


    在鼓浪屿上用人力推车运送道具物资。受访者供图

    在美术、造型配置上,团队也力求专业级还原。由五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设计奖的霍霆霄担任美术指导。剧中的吴石台湾宅邸、蒋公馆、陈宝仓台湾宅邸、聂曦宿舍、光复电力招待所等诸多场景,均由鼓浪屿的百年建筑改造而成。由高级服装师陈同勋担任服装造型师,不仅主演造型精准,群演的服装状态也高度还原时代特征。

    据透露,整部剧的道具有近9万件——老爷车、老式电台等大道具2万余件,1950年的报纸、钢笔等小道具4万余件,制作道具2万余件。


    剧中的老爷车高度还原时代特征。受访者供图

    考据不只是“还原物件”,更要“还原人心”,团队还积极联动烈士后人考据史料。饰演陈宝仓的演员通过其家属了解到“陈宝仓被捕后腿部肿胀严重”,在化妆与镜头语言中特意还原这一细节。与朱枫孙女朱容瑢沟通后,得知朱枫“优雅美丽且极具商界才华”的人物特征,便在剧中设计“朱枫临刑前在狱中揪玫瑰花”的情节,展现其对美的追求,打破英雄的“符号化”形象。

    对于如何平衡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的度,栾雅琪说,除了刻画英雄角色在工作岗位的认真负责及凶险处境,在家庭成员、同事关系、社会环境方面会更多一些演绎和升华,如剧中王碧奎为丈夫吴石送凤梨酥这一特色糕点,如大量展现厦门布袋戏等闽台文化元素,通过“烟火气”情节丰富人物层次。

    “我们不想拍‘悬浮的谍战’,而是想让英雄回归凡人——他们也会牵挂家人、紧张害怕,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依然选择坚守,这样的英雄更能打动观众。”栾雅琪说,团队在选角时会对比历史人物照片,确保演员形象与原型贴近。同时,通过场景、道具、服装的专业还原,为演员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让演员不是“演英雄”,而是“成为英雄”。


    工作中的制片人栾雅琪和导演杨亚洲。受访者供图

    不追求爆款剧

    成功密码在于“敬畏心”

    该剧自CCTV-8播出以来,持续占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酷云、欢网等平台的收视榜单之首,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高达6.2亿 。

    “开播前没预料到会这么火,但我们对品质有底气”,栾雅琪坦言,团队的创作初衷,不是为了爆款,而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英雄。

    选择于9月30日(国家烈士纪念日)开播,临近国庆节、中秋节、台湾光复80周年等特殊时间节点,也是团队对历史的致敬。栾雅琪说,“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解放初期有一批英雄把生命留在了海峡的另一边,他们的故事不该被遗忘。”

    观众的反馈更让团队动容——对剧集中的小瑕疵,高度包容。沉浸于烈士故事,有弹幕留言“不忍心看下去,希望幸福停在他们唱歌的场景”。受众层面呈现“跨年龄层”特征,中老年观众多聚焦电视追剧,青年观众则在社交平台挖掘历史细节、讨论剧情。

    栾雅琪坦言,创作的最大难点在于故事结局具有已知性——观众早已清楚烈士们最终牺牲的命运,如何在此前提下吸引观众?团队将叙事重心放在烈士们执行任务的过程细节上。比如第一集吴石抵达台湾后,便需直面身份被怀疑、随时可能暴露的危机,剧情着重展现他如何在重重险境中坚守潜伏身份,逐一推进各项关键任务——无论是配合福建、厦门等地解放进程的相关工作,还是助力舟山解放,都成为叙事的核心亮点。

    谈及这部剧的成功密码,栾雅琪归结为“敬畏心”。她说,作为江西出版传媒集团下属华章投资的子公司,从慈文传媒领导班子的要求到制片人的执行,都秉承着这种敬畏心,“从查档案到找家属,从选景到道具,我们每一步都不敢浮躁,始终以尊重历史、敬畏先辈的心态创作。不追求流量噱头,刻意避免‘教育感’,让英雄的真实经历与信仰打动观众。只有这样,红色作品才能既尊重历史,又贴近当下观众的情感需求”。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Netflix新剧连刷全集太够劲了
    下一篇
    沉默的荣耀巩峥饰万景光为吴石等烈士献花含热泪演送别朱枫戏想说不要去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