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集
《咱们小城故事多》的故事,要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说起。那天,小城的天阴沉沉的,乌云压得极低,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老李头蹲在自家杂货店门口,一边嗑瓜子一边嘀咕:“这雨要是下起来,怕是又要淹了东街那几条巷子。”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的,像是要把小城洗个透亮。
东街的居民们早就习惯了这种天气,家家户户忙着搬沙袋堵门。可今年不一样,新搬来的年轻老师林小雨没经验,家里转眼就进了水。她急得直跺脚,邻居王婶见状,扯着嗓子喊来了隔壁修车铺的小张。小张二话不说,扛着铁锹就冲进雨里,三下五除二帮林老师挖了条排水沟。雨水哗啦啦流走的时候,林小雨红着脸递了条毛巾,小张挠挠头,笑得比雨后的太阳还亮。
另一边,居委会的马大姐可没闲着。她踩着胶鞋挨家挨户检查,发现老刘家的土墙被雨水泡得直掉渣。这墙要是倒了,后头幼儿园的孩子们可就危险了。马大姐一拍大腿,直接闯进正在开会的社区办公室,扯着嗓子喊:“别研究啥文艺汇演了!先救墙吧!”一屋子人愣了两秒,呼啦啦全跟着她冲进了雨里。
最热闹的要数西头的菜市场。卖豆腐的老赵和卖鱼的孙婆子因为排水问题吵得面红耳赤,一个说对方的水流进了自家摊位,一个骂对方不讲理。就在两人快要动手时,市场管理员老周拎着个大喇叭挤进来:“都别吵吵!看看人家卖菜的吴奶奶!”众人回头,只见七十多岁的吴奶奶正佝偻着腰,一瓢一瓢地把积水舀进桶里。老赵和孙婆子顿时臊得慌,默默拿起扫把一起干活。
雨停了,小城却更忙活了。修墙的修墙,清淤的清淤,连放学的小学生都帮着捡路上的树枝。傍晚时分,不知谁在广场上放起了音乐,浑身泥点子的人们突然跳起了舞。林老师拉着小张的手转圈圈,马大姐扭秧歌把胶鞋都甩飞了,老赵和孙婆子碰着啤酒瓶笑得前仰后合。导演杨北松用镜头悄悄记录着这一切——这座小城啊,下的是雨,暖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