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集
《绿野》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乡村,导演文世斌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这一集的主角是村里的老农民李大爷和他的孙子小明。李大爷一辈子都在田里劳作,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小明则是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对乡村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
故事一开始,小明放暑假回到村里,李大爷带着他去田里干活。小明虽然对农活一窍不通,但他很乐意学习。李大爷一边教他如何插秧、施肥,一边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小明听得入神,渐渐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感情。然而,李大爷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他常常感到疲惫,甚至有一次在田里晕倒了。
村里的人都知道李大爷的身体状况,劝他多休息,但李大爷却坚持要继续劳作。他说:“这片土地养活了我们一家人,我不能丢下它不管。”小明看在眼里,心里既心疼又无奈。他决定帮爷爷分担一些农活,于是每天早早起床,跟着李大爷一起去田里。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开发商,想要买下这片土地建工厂。李大爷坚决反对,他说:“这片土地是我们的根,不能卖!”村民们也纷纷支持李大爷的决定。然而,开发商并没有放弃,他们开始用各种手段逼迫村民,甚至威胁要强行征地。
小明看到爷爷和村民们为了守护土地而抗争,心里既感动又愤怒。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大家。他利用自己在城市学到的知识,通过网络发起了保护乡村土地的倡议,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开发商不得不放弃了征地的计划。
故事的结尾,李大爷站在田埂上,望着绿油油的稻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对小明说:“孩子,这片土地是我们的根,你要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它。”小明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爷爷的心血。
《绿野》通过李大爷和小明的故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导演文世斌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的心,让人不禁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该如何守护那些珍贵的传统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