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纪录片《九零后》导演眼中的杨振宁极为自律思路清晰明确
    首页 娱乐星闻 明星资讯 纪录片《九零后》导演眼中的杨振宁极为自律思路清晰明确

    纪录片《九零后》导演眼中的杨振宁极为自律思路清晰明确

    10月18日,全球知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 在北京去世,享年103岁。在金鸡奖获奖 纪录片 《 九零后 》中,90多岁的杨振宁留下了难得的亲口讲述的画面。该片导演徐蓓曾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时说,杨振宁做事特别自律,对每件事都清清楚楚。比如,“自己是怎么想的,该怎么做,有什么要求”,而且肯定会照着做。

    《九零后》中的杨振宁。

    《九零后》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搬到昆明,合并成西南联合大学的真实故事。1938年,杨振宁考进了 西南联大 ,在那里的物理系遇到了吴大猷等有名的老师,对他后来的学术道路和人生选择影响非常大。

    2017年,95岁的杨振宁坐在纪录片《九零后》的摄像机前,脑子很清楚地说了那段在战乱年代上学的故事。《九零后》导演徐蓓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回忆,所有接受采访的人里,对时间要求最严的就是杨振宁,而且他会时不时看看墙上的钟,提醒采访进度,最后刚好按计划时间结束采访。“我觉得杨振宁先生是个特别自律的人,做事特别清楚自己的目标,比如‘自己怎么想、该怎么做、有什么要求’,决定了就一定会做到。”

    徐蓓说,当时她和杨振宁是通过写中文邮件沟通的,在这个过程中,她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怎么把话说清楚、把自己的需求表达明白,还有怎么跟人相处得舒服愉快。“跟他交流起来很顺畅、很舒服,你会很清楚做一件事该怎么做、分寸在哪里。其实这些都是人生里特别重要的东西,跟把专业学好的重要性差不多。”

    《九零后》片中插画:杨振宁与邓稼先一起念诗、怀念过去。

    纪录片《九零后》里还有一些用插画表现的镜头,是根据西南联大校友写的回忆文章,重现了年轻时候杨振宁和邓稼先一起念诗的场景。这两位科学家的深厚友谊一直持续了一辈子。

    2021年,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开的“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活动上讲话,说邓稼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最亲近的朋友。他回忆,1971年邓稼先曾给他写过一封信,结尾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半个世纪后,杨振宁隔空“回复”:“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侯婧婧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李娜后亚洲最强女将生日快乐
    下一篇
    离婚后海哈金喜为何获众人赞叹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