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电影好不好看,其实有个特别简单的招儿,就看它名字是不是分成了两段。比如说电影名字叫做《天机·富春山居图》,或者是《变形金刚·起源》,那基本就悬了,好片没必要非得在里面硬塞个分隔符号,把好好的名字弄得支离破碎。
这就叫故弄玄虚。真正有必要分成两部分的片名,一般就是系列片,比如《大决战》,后面得加个123,或者《变形金刚》,也得加个序号,加了序号,名字才被迫分成两部分,不是没事找事、硬凑热闹非要弄成两段,太刻意了。
中国好多事儿都这样。比如有位特别有名的导演,他演的电影票房基本都不咋地,就算有能打的片子,也都是好多年前的事儿了。但是章子怡老师就是吃着最好的资源,当着最大牌的明星,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就是因为圈子认。圈子认这事儿吧,也不能说错。圈子里面觉得让章子怡老师当主角,能扛起流量大旗,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想法是好的,可观众不买账啊。章子怡老师的片子,跟前面那位导演的差不多,基本都不太行。这就叫圈子认的东西,观众不一定认。圈子进步的速度跟不上观众的速度,问题就来了。
就跟好莱坞似的,以前人家认认真真拍电影,谁的票房不行了,立马就被抛弃,那时候反倒能出好片子。可一旦形成了内部小圈子,搞什么多元化,比如那个《黑色美人鱼》,硬塞给观众一些不知道是啥玩意儿的东西,观众就不干了,直接抛弃它。
小圈子能掌握话语权,但想让观众掏真金白银支持,那可不行。观众的真金白银是用来投票的,不是给小圈子搞“子承父业”“家族传承”的。废物就是废物,水平下降就是下降,不会因为谁的爹是谁,观众就买单。
问题就得敢拿出来、敢摆出来让人看,就像山西省去年那个倒卖尸体的案子,今年又曝出有人一岁就参加工作,后来发现是个刑满释放人员当上了局长。得敢把问题拿出来,把这些问题摆到台面上,好好看看,敢把自己的黑历史亮出来,敢刮骨疗毒。
咱们必须得给山西省的做法点个赞。犯了错就得认,认了才能进步。山西这么做,是好样的,让人说,让人骂,让人把事儿讲明白。
不管哪儿的问题,让人说就是好样的,不让说那肯定是怂包,里面肯定有猫腻。让人说这就挺好,这总比有些新闻打开啥也看不见,连评论都不让开强多了。问题不可能只在山西有,可不少地方的媒体,连评论都不让开,打开一看全是精心筛选的机器人味儿,这能行吗?
得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事儿是越发酵越清楚的。越是遮遮掩掩,净说好话的,反而越说明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