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国安
2025年,是纪念张思德同志诞辰110周年,《》就像一束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永恒的实践主题为核心,照亮我们今天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这部由中国视协重点扶持的现实题材好作品,不仅是对人民英模张思德深情的回顾,更是一场用艺术的形式来追问初心使命、唤醒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对话,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很深的时代意义。
《我叫张思德》海报
一部剧作深切缅怀英雄
这部剧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张思德为人物原型,以川陕苏区革命史、红军长征史、时期革命史为大的历史背景,用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创作手法,细致地讲出了张思德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从张思德的出生到长大,从他投身革命到为人民利益英勇牺牲,剧里每个情节都仔细打磨,努力真实还原那段让人感动难忘的岁月。它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面貌,让观众好像走进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感受着革命先辈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剧集用青春化的叙事方式让红色基因活起来,让张思德的故事更有亲切感和感染力。它让全国观众通过张思德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深刻体会到“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这个朴实的道理。
张思德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踏踏实实默默奉献。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革命烈士,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里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牛骏峰 饰演 张思德
一部剧作叩问初心使命
电视剧《我叫张思德》以红色题材为载体,深入追问初心使命,书写时代的答卷。
这部剧以张思德战火青春的革命奋斗历程为主要线索,生动展现了他平凡岗位上长期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的感人事迹。从为战友背枪背干粮袋到给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从执行急难险重的任务到日常琐碎的工作,张思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谁打仗、如何打胜仗”的初心。
剧里还细致地刻画了他在革命熔炉中坚定信仰、百炼成钢的过程。在一次次的战斗洗礼和思想锻炼中,张思德逐渐成长为一名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革命战士。他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紧紧连在一起,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事业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剧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文化艺术创作表现力相结合,既以真实历史为基础,又追求艺术创作的最好效果。以张思德真实事迹为切入点,用倒叙的手法,讲出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作为一部战火青春史诗剧,这部剧全景式展现了张思德勇闯金城寨、强渡嘉陵江、血战百丈关、决战山城堡战役等一系列重要的战斗经历。在战场上,张思德英勇无畏、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展现出“小老虎”一样的战斗精神。
正是这些生动的战斗场景和感人事迹,让张思德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闪闪发光,让他的“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甘于奉献”精神深深刻在观众心里,也让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生命之歌在新时代唱响。
一部剧作抒发家国情怀
电视剧《我叫张思德》通过宏大的叙事和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方式,抒发了张思德的家国情怀,让观众深入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家国大义和赤诚之心。
剧一开始,镜头对准延安,张思德正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他小声念着写给母亲的信:“娘,我是谷娃子……我在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很遗憾,不能在您身边尽孝道了……”这封信,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情,展现了张思德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因为革命需要,他已经参加革命11年没能回家,没法报答老母亲。
毛主席听了后,很感动地给张思德的信添了几句:“等将来革命胜利了,一定把你母亲接过来,好好尽尽孝道。”这封信,像一条红线,把张思德的个人命运和民族解放事业紧紧连在一起,慢慢展开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张思德从小就爱自己的家,但他出生在旧社会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出生到18岁一直想守护的家,却因为生活穷困潦倒、四处漂泊而难以实现。
1933年,红军辗转来到川北解放仪陇,成了张思德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革命时代的浪潮中,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坚信“只有革命才是出路”。像他这样来自穷苦家庭的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拯救自己,才能救所有的穷苦人。
在革命的熔炉里,张思德逐渐成长为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把革命热情变成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坚定跟党走,就像那句“革命熔炉炼红心,完全彻底为人民”说的一样。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叫张思德》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把青春的活力展现得特别充分。剧里既有热血沸腾的战斗场面,又有青涩懵懂的青春困惑;既有艰难困苦中的成长,又有成熟稳重后的忠诚担当。
它深刻抒发了张思德关于“理想信念、无私奉献、奋斗一生”的家国情怀,成了一部鼓舞新时代年轻人勇敢追求、努力向上的青春励志剧,让当代年轻人在看剧的同时,能汲取精神力量,传承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一部剧作传承红色血脉
电视剧《我叫张思德》由程力栋导演,国建勇联合导演,青年演员牛骏峰演张思德,聂远、王力可、于震、林鹏等很多实力演员一起出演,他们共同塑造出信仰坚定的革命者群像,给观众呈现出一部高质量的革命历史剧。
这部剧从小处着眼,从张思德的小视角切入大时代,展现了那段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从困境走向胜利的过程,以及战士们在熔炉中百炼成钢的奋斗历程。它充分体现了张思德精神不仅是一名革命战士的个人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个群体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
这部剧虽然重点演张思德的英勇事迹,但更重要的是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结合在一起,让它具体化,让张思德精神更立体了。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引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张思德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来源。
电视剧《我叫张思德》的热播,就像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张思德精神依然是鼓舞人前进的精神力量,是连接党心民心的情感纽带,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当银幕上的炭火渐渐熄灭,那句“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的坚定话语,已经变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精神旗帜,指引着我们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