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最佳三部剧集,哥谭电视奖已经揭晓了。这三部剧风格题材各不相同,都是高能佳作,把奖项拿了个遍,代表了今年最值得追的三部好剧。要是你今年只想看三部剧,那就从它们开始看吧——
《混沌少年时》
《混沌少年时》是一部只有四集的挪威限定剧,但一上线就被大家说成是2025年的现象级黑马。它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但拍法特别狠,全剧都是一镜到底,沉浸感超强,每一场对话、每一个眼神都好像直接贴在观众脸上一样真实。
故事讲的是一个13岁的男孩,他因为涉嫌谋杀同班的女同学被警察抓了。在警方的调查里,慢慢拼凑出一个看起来“挺正常”的少年,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悲剧这一步的。社交媒体上,他发过性别歧视的言论;跟受害的女孩吵得很凶;甚至,他的朋友亲口说,曾经把一把刀给他,说是“开个玩笑”。
第三集是整部剧的高潮,杰米接受心理医生的评估。整个过程他情绪一直崩溃,细节特别多,几句话就能看出这孩子心里有多乱、多压抑。那句“我杀了她”不是什么高能反转,而是压抑到顶点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结尾也没用“真凶另有其人”这种老套反转,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案子发生后的家庭崩溃上:姐姐强撑着没倒下,妈妈逃避现实,爸爸在杰米的房间里崩溃大哭,看得人心里挺难受,但又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匹兹堡医护前线》
这部剧让观众嘴上说着“节奏慢”,但身体却很诚实地看完了全部15集。《匹兹堡医护前线》的设定特别简单:每集60分钟,记录急诊科一个班次的一小时,全季15集就等于完整呈现了一整个晚上的急救过程。
拍摄手法不玩花活,没有慢镜头、背景音乐和煽情的特写镜头,就是直接把你扔进医护人员的第一视角,让你一个个面对接连不断的紧急病例。你能看到医生抢救病人时高强度操作,也能看到他们因为设备短缺而左右为难、因为判断失误而自责。
这部剧最打动人的不是什么“人性的闪光点”,而是它一点都不遮掩真实的混乱。比如某一集里,两个病人同时送进来,一个命快没了,一个伤情还不清楚,医生得马上决定“先救谁”;也有医生把病人从鬼门关拉回来,刚松口气,病人却突然猝死了;还有主治医生半夜去厕所崩溃大哭,这些都没有配乐烘托,但你就是会被狠狠击中。
它不讲“英雄主义”,而是讲“英雄也有自己的极限”。播出后被评为“最像真实医院的一部剧”,豆瓣9.5分,IGN满分也不是吹的,看完你可能对“医生”这个词有了新的敬畏。这不是那种刺激、反转多的爽剧,但绝对是值得一看的硬核好剧。
《片厂风云》
《片厂风云》是真·行业剧。它讲的是一个电影宅男马特,意外被任命为一家快要破产的老牌制片公司CEO的故事。
这部剧最大的爽点就在于真实、荒谬,但你又觉得它真的可能发生。马特一心想拍高质量的艺术片,但公司只想赚钱。他接手之后每天都在处理各种离谱的提案,什么用AI复活已经去世的演员、把莎士比亚的戏改成丧尸片、拍八个不同版本的《小妇人》搞多重宇宙,这些奇葩提案全来了。
不仅如此,他还得应付一群神神叨叨的导演、情绪不稳定的明星,还有董事会的资本大佬,每个人都比他更“不正经”,偏偏权力还比他大。
剧里的笑点特别密集,节奏也快,每一集都有意想不到的职场修罗场,还请来了马丁·斯科塞斯、查理兹·塞隆这些大牌客串,自我调侃完全不怕翻车。
但最有意思的是,这部剧虽然讽刺得挺狠,但从头到尾都没放弃对“好电影”的热爱。它笑你疯狂,但没嘲笑你傻。结尾那一集尤其有力量,马特试着启动一个真正的好项目,结果被高层给搅黄了,他一个人站在空无一人的片场发呆,一瞬间,从喜剧变成了职场纪录片。
要是你对影视行业感兴趣,或者看多了“理想与现实”的纠缠戏码,这部剧千万别错过。
莎士比亚
改成丧尸片、拍八个不同版本的《小妇人》搞多重宇宙,全来了。
不仅如此,他还得应付一群神神叨叨的导演、情绪不稳定的明星,还有董事会的资本大佬,每个人都比他更“不正经”,偏偏又权力更大。
剧里笑点很密集,节奏快,每一集都有意想不到的职场修罗场,还请来了
马丁·斯科塞斯、查理兹·塞隆等大咖客串
,自我调侃完全不怕翻车。
但最有意思的是,这剧虽然讽刺很猛,但从头到尾都没放弃对“好电影”的热爱。
它笑你疯,但没嘲你傻。
结尾一集尤其有力,马特试图启动一部真正的好项目,被高层搅黄后站在空无一人的片场发呆,一瞬间,从喜剧变成了职场纪录片。
如果你对影视行业感兴趣,或者看多了“理想与现实”的纠缠戏码,这部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