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再陷至暗时刻
    首页 娱乐星闻 电视资讯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再陷至暗时刻

    五一档票房腰斩中国电影再陷至暗时刻

    短视频、直播、微短剧的到来,并不只是抢走观众这么简单,而是改变了娱乐的心理和消费结构:为什么要在屏幕前坐两个小时,20秒刷个短视频,哈哈一乐,不行吗?

    撰文丨青柳

    电影“五一”档的成绩已经出炉。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五一”档(5月1日—5日)票房7.5亿元,比去年少了51%。

    横向比比近年数据,除了2022年,就比2016年的6.6亿好那么一点点。而那一年,“五一”假期只有3天。

    50%的降幅,比股票涨跌还刺激呢。而且不光是“五一”档,之前的清明档跌得更惨。今年清明档3天票房3.78亿元,去年却有8.55亿。

    这表现,简直可以说是“崩盘”了。

    还记得春节时的电影大爆款《哪吒2》,当时让人多扬眉吐气啊。没想到几个月过去,“五一”档还得靠它撑着,在贵州,《哪吒2》居然还是票房冠军。

    电影这行,怕是真遇上大麻烦了。

    01

    “五一”档不行,原因挺多,首先是片子不够给力。

    把几部电影摆一块儿看看:《水饺皇后》《雷霆特攻队*》《猎金·游戏》《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大风杀》《海底小纵队:海啸大危机》《人生开门红》《幽灵公主》(重映)《九龙城寨之围城》(重映)。

    没几部能火起来的,网上基本没啥热度。

    就算最后拿了票房前三的《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观众反应也一般般。

    《水饺皇后》豆瓣评分6.7,被网友调侃是“湾仔码头宣传片”;《猎金·游戏》评分6.4,大家戏称“戏里戏外都是割韭菜”;至于《幽灵公主》,都是上世纪宫崎骏的老片子了,还能挤进前三,说起来还挺尴尬的。

    不过这些片子也不能算差,至少都及格了。还有部《大风杀》口碑其实挺好——虽然票房“扑街”,才三千多万。

    但能看出来,真正能撑起整个市场的片子真不多,没啥能号召大家进电影院的大片。

    演《水饺皇后》的马丽还跟观众说,“票房要是破了5亿,我请大家吃饺子。”这目标倒是挺实在的。

    这可不光是“五一”档的问题,往后瞅瞅要上的新片,感觉也差不多,没啥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这事儿现在对电影行业来说,可太急人了。别指望爆款了,就连合格的好商业片,都很难稳定产出。好不容易有个长假,“五一”档居然没给个大家去电影院的理由。

    02

    “五一”档了还在聊《哪吒2》,这滋味真挺复杂的。

    早前《哪吒2》火得不行的时候,有人出来说,“《哪吒2》赚得够多了,该给别的片子腾腾地方。”结果被大家一顿笑话。

    这话听着是跟市场对着干,但说实话,又挺懂中国电影市场的。

    据统计,2024年一年只看1次电影的观众高达57%。

    这说明大部分人一年就去一次电影院,这次被高强度的宣传吸引去了,下次可能就不来了。

    所以《哪吒2》一次次创纪录的时候,估计不少电影人的心都凉了半截:自家的片子,怕是没机会了。

    当然这不是说《哪吒2》有啥错,人家确实是凭本事赚的票房。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围着一部电影转,大家被这种前所未有的热闹冲昏了头,可能忘了件事:电影院可是一年四季都要开的。

    《哪吒2》到今天这地步,与其说它是部电影,不如说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电影质量当然没得说,但那种全国性的推波助澜,也不能小看。

    这条路能不能走通,下有没有这样的片子、啥时候有,谁也说不准。

    靠一个爆款撑起整个市场,估计很多人心里都没底。

    《哪吒2》是够火,但这热度暂时带不动整个行业,反而把其他电影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预期不稳定,太依赖档期,定位更像季节性消费品,而不是真正的影视作品等等。这事儿在清明档就有苗头,到了“五一”档彻底藏不住了。

    03

    中国电影现在更大的麻烦,其实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老百姓真的还需要电影吗?

    不看电影,好像真没啥影响。今年“五一”假期,大家花钱的劲头可一点没减。国内游客总共花了1802.69亿元,比去年多了8%,就是没人愿意掏钱看电影。

    人们的影视娱乐也没那么萧条。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已经达到了504.4亿元的规模,接近2024年电影票房的两倍。

    当然,微短剧格调是高不到哪儿去,要说这是影视艺术,说出来都嫌丢人。但现在的电影又能好到哪儿去?有几部能称得上是艺术,非得让大家非看不可?

    现在电影这玩意儿,处境挺尴尬的:高不成低不就,往上满足不了那些资深影迷,往下又让普通观众觉得不够劲儿,那它到底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呢?

    这个问题,甚至都不是中国电影独有。据猫眼专业版统计,2024年全球电影总票房达278.5亿美元,比去年的294.2亿降了5.3%,其中第一大市场北美降了3%左右。

    今年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都过去5个月了,北美市场票房才24.6亿美元,连去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去年是87.2亿美元)。而且今年第一季度,洛杉矶的片场拍摄量少了22%,5年里平均跌了33%。哦对了,接下来还得考虑特朗普加关税的影响。

    另一大市场日本也差不多。2024年日本总票房逾2069亿日元,比前年的2215亿日元降了6.5%,跟2019年2612亿日元的高点比,大概只剩79%了。

    当然,跟中国电影票房的降幅(2024年比2023年降了22.7%)比,这些还算好点儿。咱们的本土电影,可能既有市场整体下滑的原因,也有自己没做好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可能的结果已经有点苗头了——电影会不会像戏曲那样,变成个“老古董”?

    短视频、直播、微短剧来了,不光是抢走了观众这么简单,更是改了大家娱乐的心理和花钱的习惯:干嘛非要在屏幕前坐俩小时,刷20秒短视频,乐一下,不行吗?

    电影被大家冷落,这听着可能有点难想象,但消失这事儿,从来就不稀奇。仔细琢磨琢磨,这其实就是咱们现在必须面对的局面:那些高大上的说法,都在慢慢不管用了。

    在影视圈里,电影就是那个“精英”。虽然不好明说,但大家心里其实有个高低:在所有影视类型里,电影是最牛的——觉得它最能讲明白复杂的事儿,最能装下哲学思考,最能反映时代精神。

    电影虽然是大众娱乐,但在影像这块儿,它最像个艺术。

    想想就知道,大学里有电影学专业,哪有“电视剧学”啊,更别提“微短剧学”了。电影导演能成大师,你很难说电视剧编导能叫大师;连影评都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其他的根本成不了体系。

    可电影一遇上麻烦,大家就唉声叹气、焦虑得不行;别的行业消失了,谁又皱过一下眉?

    但这就是咱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门被奉为经典的影视艺术,是真遇上大麻烦了。

    这也没必要大惊小怪,现在这个世道,这真不算啥。想想多少年都觉得理所当然的全球化,不也在崩塌吗?电影啊,不过是历史大潮里的一个浪花罢了。

    有些人看着那些没脑子的微短剧直摇头叹气,这种叹气既没用也没意思。咱们终究要面对一场乱糟糟的价值重塑,那些本来进不了精英眼里的东西,会用实实在在的力量——流量、营收——证明自己。

    至于电影怎么自救,谁也说不准,就让时间来决定吧,看它能留下来的,还是啥都剩不下。

    *本文为冰川思想库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30℃高温生存指南亲测9件降温神器夏天爽翻天
    下一篇
    地球老东家人类从未真正了解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