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风潇潇
编辑|忆梦
当下国剧市场里最火的一部剧,肯定是肖战主演的《藏海传》了。
说实话,这部剧跟《琅琊榜》那些经典权谋剧比,差得还挺多,但放在现在的国产新剧里,热度绝对能排到头几名,妥妥的“扛把子”。
为啥呢?因为它不光拍了男主藏海怎么一步步成长,还挖了人在权力里是怎么贪心、怎么野心的。
藏海报仇的时候,先干掉了平津侯和曹静贤,可谁成想,背后还有更大的坑等着他呢。
估计不少观众都好奇,藏海最后能不能在这场乱局里全身而退,还有当年救他的蒙面人到底是谁?
别急,大结局终于来了!
但看完之后,心里一点不痛快,反而更憋屈了,这是咋回事儿?
01 面具人是赵秉文,高明师父下线
其实剧情过半的时候,好多人就已经猜到面具人是谁了。
没错,就是赵秉文。
当年藏海他爹的死,就是他一手策划的,目的就一个——拿到癸玺,好拥有“操控阴兵”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权力。
他设计害死蒯铎,却留下藏海的命,不过是为了用藏海来牵制平津侯和曹静贤。
可赵秉文自己也没想到,算来算去,最后还是没斗过藏海,甚至死在了他一直想要的“阴兵”手里。
其实哪有什么操控阴兵啊,都是壁画带来的幻觉,赵秉文是死在了自己的执念里。
仇人死在眼前,藏海算是报了大仇,但观众就是痛快不了,因为代价太大了。
在《藏海传》里,最让人意难平的,就是高明师父的结局了。
他本来是赵秉文的手下,可后来真的把藏海当徒弟了。
为了保护藏海,高明喝了赵秉文下的毒茶,假装送疫车出城时毒发,把平时抠门攒下的所有钱都留给了藏海。
倒下之前还挥手告别,这一幕,估计不少观众都看哭了。
后来六初把他埋在不知道哪座山里,藏海离开京城的时候,都没去师父坟前磕个头,这算不算剧情留的“小刀子”?
而且都大结局了,导演还在卖关子。
六初说高明用了一辈子假身份,死后连真名都不能恢复,那他到底是谁?
好多人猜他就是暗中观察的临淄王,而且六初坐马车走的时候,车夫喊了声“驾!”,声音跟高明挺像,让人怀疑他根本没死,以后会以真实身份和藏海见面。
所以大结局不但没填坑,反而挖了更多坑等着,要是不拍第二部,这可咋整?
02 悬念留白太多,看完跟没看一样
除了高明师父这边有悬念,大结局还有好多地方没说明白。
比如癸玺到底还有啥用?藏海自己都搞不清楚。
面对新皇帝的猜忌,藏海干脆辞官离开京城了。
这个被大家抢来抢去的癸玺,就在他行李里,估计是为第二部留的伏笔吧。
走出城门那会儿,他好像看到了刚来京城时的自己。
其实啊,没有藏海,也会有新的人来争,只要权力斗争不停,事儿就永远不会完。
新皇帝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庄二成了新的平津侯,说不定哪天在权力里迷失,变成第二个庄芦隐。
更绝的是,还有个角色在大结局里“查无此人”——永容王爷。
按理说,皇帝亲弟弟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最后登基的是临淄王世子,说明藏海和赵秉文斗的时候,京城肯定也打过“太子仗”,永容王爷到底是死是活,谁都不知道。
就他那性格和城府,应该没那么容易下线,只能等第二部揭晓了。
能理解郑晓龙想在结局留点悬念,好为后续故事铺垫。
但目前第二部能不能拍还两说,第一部结尾挖这么多坑,观众看了肯定不舒服。
毕竟大家是等着他填坑的,结果看完还是一头雾水,跟没看结局似的,这也太离谱了。
唯一让人舒服的,就是藏海和香暗荼的结局了。
两人没经历生离死别,也没阴阳两隔,顺利打败大boss,还决定以后一起找癸玺的秘密,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感情线这块,郑晓龙的眼光确实比其他国产剧创作者强,男女主的人设和感情发展,一点没有“工业糖精”的味道。
不过观众也别高兴太早,原著里藏海后来被抓去修云顶天宫,香暗荼也没活多久。
藏海晚年一直找长生秘诀,最后墓里就他自己,多孤独啊。
钦天监的人,大多犯“五弊三缺”,结局好不了。
要是真拍第二部,郑晓龙只能大改原著,不然后面的剧情观众可能不买账。
03 结语
总的来说,《藏海传》的结局没想象中那么爽。
不管是藏海辞官归隐,还是高明师父下线,都透着一股“残酷的宿命感”。
而且悬念太多了,只挖坑不填坑,观众肯定接受不了。
官方也没说有没有第二部,在观众看来,花钱开“超点”可不是来看这种不明不白的结局的。
不过这部剧也有亮点,结尾新皇登基,权力换人了,但人的贪心和野心没变,挺现实的,这点值得夸。
只希望郑晓龙赶紧拍第二部,把该填的坑都填了,别学“南派二叔”那样光挖坑不填了。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