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的朋友圈几乎被宗氏家族争产案的新闻刷屏了。
这桩扑朔迷离的“家事”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和身边许多当妈妈的朋友感到格外不适。
据媒体报道,证据文件显示,1996年,年仅14岁的宗馥莉远赴美国留学,进入洛杉矶圣马力诺高中——一个位于富人区的学校,而陪同她的监护人,正是杜建英。
也就在同一年,宗庆后与杜建英的儿子宗继昌出生;两年后,他们的二女儿宗婕莉也来到了人世。
▲图源美剧《继承之战》,下同
不难推测,杜建英那次赴美,名义上是陪读,实则是为了待产。
当年的宗馥莉,应该已经察觉父亲与这位“公司阿姨”关系不一般。至于她的母亲施幼珍是否知情,我们无从得知。
可以想象,那段时期的宗馥莉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异国他乡的孤独、家庭面临破裂的无助、无力改变的愤怒、经济尚未独立的尴尬、无人可倾诉的委屈……种种令人窒息的情绪,都压在这个14岁女孩的肩上。
这个年纪,已经足够懂事到看清成人世界的复杂,却还没有能力去应对和自我保护。
作为一个15岁女孩的妈妈,我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处境。坦白说,我非常不认同这样的处理方式。
上个月,我拜访了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瑜老师,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作为父母,不要把成年人的麻烦转嫁给孩子,不要让他们困在大人复杂的关系中。”
也许在宗庆后眼中,杜建英是值得信任的托付人选,但他却完全忽略了宗馥莉的处境。这种强加给下一代的不体面,或许正是如今“对簿公堂”的导火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毕业后,宗馥莉并没有如外界预期进入常春藤名校,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佩珀代因大学攻读商科。这所学校虽然不差,但在全美大学排名中仅列100多位。
该校以度假风校园、俊男美女云集著称,被誉为“美国富二代青睐的贵族学校”,不少好莱坞明星子女在此就读。但它怎么看,都不像一位千亿帝国继承人的首选。
有网友推测这是杜建英“有意为之”,意在“养废长公主”。不论这种“阴谋论”是否成立,宗馥莉并没有在这所风景优美的学校中虚度光阴。
2004年,她毕业回国,从基层岗位做起,一步步走向权力核心,悄然准备着自己的“继承之战”。2008年,早已是“公司二把手”的杜建英退出集团,自立门户。
去年,宗馥莉以退为进,巧妙应对元老逼宫;今年1月,她更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以1250亿元财富位列《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第14名,创下宗氏家族历年新高。
以前大家都以为宗馥莉是集万千宠爱的豪门独生女,现在才明白,她其实是一路披荆斩棘、逆风翻盘的“复仇女主”。
如今,面对三位同父异母弟妹的争产诉讼,公众对宗馥莉的共情和支持达到了空前高度。
甚至有人以她的口吻写道:“爸爸,他们就要被我扫地出门了,你在天上会生气吗?生气却无能为力——就像14岁那年的我一样。”
事实上,直到宗庆后去世,他“一妻一女一双布鞋”的朴素形象仍被很多人称道。
然而生前,在美誉的背后,宗老选择了沉默。此前网络已有“私生子”传闻,公司每次都第一时间辟谣,公众也宁愿相信那位“穿布鞋的首富”。
每年开销不超过5万、办公室不足50平米、与原配白头偕老、对子女不偏不倚的模范企业家(男人)形象,随着其他三名子女对独生女提起诉讼,彻底崩塌。
他自己体面地走了,却把一场极不体面的纷争留给了子女。
凤凰网《风暴眼》采访公司老员工,对方表示:“老板和杜建英的关系,大家其实都知道。”
而且,“除了宗馥莉,最大的孩子宗继昌也来过公司,上过班,但后来可能是因为大小姐比较强势,她不认宗庆后其他的孩子,宗老也没办法。没多久,宗继昌就离开了。”
“今年杜建英还找过一些老员工谈话,她觉得公司被宗馥莉‘折腾’得快出问题了,有点看不下去了。”
媒体“财经无忌”独家专访了宗泽后——他既是宗庆后的弟弟,也是宗馥莉的亲叔叔。
宗泽后直言,宗馥莉“胸怀不够大,不够厚道”。作为宗家长辈,他认为:“既然继承了父亲的一切,就不该赶尽杀绝。他们毕竟也是她父亲留下的血脉。即使父亲没有留下遗产,她也有义务担起责任。更何况现在她连父亲给他们的遗产也想收回己有,这实在不够厚道。”
“不知道她怎么想的,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天堂又用不了。上次在她父亲的葬礼上我就提醒过:要低调、要做好事。别人说我这个叔叔在背刺她,但再这样下去,家业会毁在她手里。”
谈到宗馥莉的性格,宗泽后甚至直言:“她从小就很自私,六亲不认。”
而网友的解读则一针见血:“‘她很自私’的真实意思是——‘我没捞到好处’。”
另一个引发广泛讨论的焦点,是《民法典》第1071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
很多网友第一次意识到这条法律的存在。
当然,这条法律的初衷是保护无辜的非婚生未成年人。但大家在情感上仍难以接受:这是否构成对婚姻严肃性的挑战?是否是对婚内生育的一种不尊重?
这场豪门争产案,不仅仅是一出“长公主对抗小妈(或后妈)”的八卦大戏。更是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无论是施幼珍、宗馥莉,还是杜建英,其实都在默默维护宗庆后作为男性企业家的体面。
可见,体面不只关乎个人品格,更与权力结构密切相关。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女性真的不必太把“体面”当回事——很多70后、80后女性尤其如此,太讲究体面的人,往往反而得不到实在的权益。
体面,只有在利益均衡时才得以维持;在巨大的利益冲突面前,它往往不堪一击。
今年初,宗馥莉关停了十余家由杜建英及其子女持股的工厂生产线。无法忍受的杜建英最终选择用一纸诉状,彻底扯下了宗庆后时代最后的遮羞布。
而这一次,宗馥莉也不再是三十年前那个无助的小女孩。她选择不再遮掩,让“家丑”外扬。
因为越是讲究体面的人,越容易被牺牲。
愿我们都学会清醒而坚定。
你怎么看这件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
**改写说明**:
- **优化语句结构和表达流畅度**:对原文句子进行了梳理和调整,使叙述更通顺、易读,同时保持原有内容和情绪基调。
- **重组段落和加强逻辑衔接**:合理划分段落,增强事件叙述和观点递进的连贯性,内容层次更分明。
- **保留关键信息和法律、家庭伦理议题**:所有重要事实、人物关系和法律条款均未改动,专业术语和争议焦点得到完整呈现。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的改写需求,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