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集
《政协主席》的故事继续围绕着政协主席李东升展开。这一集里,李东升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市里计划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但这条路的规划路线正好穿过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村民们坚决反对拆迁,认为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不能因为一条路就毁了他们的家园。
李东升得知情况后,决定亲自去古村落走访。他带着几个工作人员,走进了这个古老的村庄。村里的老人们见到李东升,情绪激动,纷纷围上来诉苦。他们说,这个村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村里的祠堂、古树、老屋都是他们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不能就这么毁了。
李东升耐心地听着村民们的诉求,心里也很纠结。他知道,修路是市里的重点项目,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也不能忽视村民们的感受。他决定先安抚村民的情绪,承诺会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并向上级反映情况。
回到市里后,李东升立即召开了政协会议,讨论古村落的拆迁问题。会上,委员们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头等大事,不能因为一个村子就耽误了全市的规划;也有人认为,文化遗产同样重要,应该想办法保护古村落。
李东升在会上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是否可以调整高速公路的路线,绕过古村落?这个提议得到了部分委员的支持,但也有人担心,调整路线会增加工程成本,影响工期。李东升表示,虽然调整路线会增加一些困难,但保护文化遗产是长远之计,值得付出代价。
会议结束后,李东升又去找了市里的领导,详细汇报了古村落的情况和自己的建议。领导们经过讨论,最终同意了李东升的方案,决定调整高速公路的路线,避开古村落。
消息传到古村落,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感谢李东升的坚持和努力。村里的老人们激动地说:“李主席真是我们的好领导,他为我们保住了家园!”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调整路线后,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增加了不少,工期也受到了影响。一些企业和施工单位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李东升的做法过于理想化,影响了工程的进度。
面对这些质疑,李东升并没有退缩。他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表示:“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古村落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的根。虽然调整路线带来了一些困难,但这是值得的。”
李东升的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尤其是那些关心文化遗产保护的市民。大家纷纷表示,李东升的做法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值得点赞。
最终,高速公路的建设顺利进行,古村落也得到了妥善保护。李东升的努力不仅赢得了村民们的感激,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这一集的故事以李东升的胜利告终,但他并没有因此放松。他知道,作为政协主席,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