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辽宁有位选美冠军在网上可火了,传得沸沸扬扬的。
听说这位选美冠军是北京人,但在辽宁参加比赛,最后拿下了辽宁的选美冠军头衔。
![]()
那这位选美冠军到底有多美呢?
![]()
![]()
![]()
美到这种程度:
![]()
![]()
对,就是美成这样,还比了个心:
![]()
这就是冠军的身材,真没开玩笑:
![]()
近距离怼脸拍,照样美得没话说:
![]()
这忧郁的眼神,加上这神秘的微笑,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啊!
和自然界生物的对比照,直接把对手秒得没影儿:
![]()
![]()
不过这还不是最绝的,最绝的是啥呢?
![]()
![]()
最绝的是,据说比赛里,冠军、亚军和季军的长相,是下面这样的:
![]()
![]()
得承认,冠军的长相确实比亚军和季军强不少,至少冠军的脸“公摊面积”上,就比另外俩人“维度”高多了。
![]()
![]()
那这次选美结果,媒体和自媒体们都是咋说的呢?
![]()
![]()
是这样评论的:
![]()
![]()
![]()
唉,真得说,现在的媒体和自媒体们,审美是真不行啊。
那网友们对这次比赛结果又是啥反应呢?
![]()
网友评论里,第一个让我印象深的,是这个:
![]()
![]()
第二个让我印象深的,是这个:
![]()
![]()
当然,上面这两条还不是最让我印象深的,最让我记住的网友评论,是这个:
真得说,现在的网友嘴也太毒了。怎么能这么说人家呢?人家好歹也是冠军啊!
还有人说,这个冠军真的能让人记一辈子:
还有这样的:
还有网友问,这是咋赢的?掰腕子赢的不成?
还有网友说,这冠军看着真眼熟:
还有网友因此对辽宁有了点看法:
还有网友说,看到这位冠军,自己也想去参赛了:
不少女孩子看了都有点想去选美了:
还有网友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本质:
那这个选美比赛,真是这位冠军家办的?真是评委收钱办事了?
这我真不知道。毕竟没证据的事,咱不能瞎说。
不过我知道,选美圈里“拿钱办事”这事儿,以前新闻里确实报过。
比如以前有个女模特,知道自己拿不到冠军,上台就把鞋扔评委,还喊“你个流氓,昨晚说让我当冠军的”,这个事儿就暴露了选美选秀圈的黑幕。
之前《华西都市报》也报道过,有些选美比赛,赞助商会出钱选前三强:
《济南时报》也报道过类似的事儿:
外国选美圈“拿钱办事”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之前有新闻爆出,柬埔寨的选手想晋级就得贿赂评委;还有媒体报过,泰国选美小姐为了夺冠,给主办方行贿80万:
其实辽宁选美这条新闻下面,评论区点赞最多的,就是这条:
而且好多人还把矛头指向了当地,说这地方有“拿钱就能办事”的名声。
其实“拿钱办事”这事儿,不是某个地方独有的,很多地方都有。
但必须得说,要是某个地方的人,把“拿钱办事”当成了习惯,甚至把“有钱就能办成事”当成炫耀的资本,那这个地方的经济,一般好不了。
因为“拿钱办事”这风气,说白了就是腐败、潜规则横行。一个地方要是这样,那运行成本肯定高得吓人。
有些人的想法里,还挺喜欢“拿钱办事”这种潜规则的,因为他们觉得,这玩意儿就是不扯皮、不浪费时间,有钱就能搞定,办事又快又高效。
但他们不知道,这种“高效”“快捷”的“拿钱办事”,其实会把真正优质的外来投资吓跑。
因为优质的外地资本想来当地发展,要是也得先搞懂本地的潜规则才能活下去,那他们要花的时间成本,可太大了。
首先,这种潜规则价格不透明,全是“私下定价”。
比如办件事要花多少钱?没个准数。所以办这种事,全看你的关系、对方的胃口,或者事情急不急。这次塞一万,下次要是急了,可能就得塞三万。这种不确定性对优质外部投资来说是致命的,他们根本没法做预算和长期规划。
而且,这种潜规则会让“加钱”成常态。
因为本来按规矩就能办的事,一旦有竞争对手,你得给帮你办事的人“表示表示”,项目才能往前推进。一个项目从审批、拿地、建设到验收,每个环节都得“上供”,这些额外成本最后都会加到产品价格上,让真正优质的外来投资在激烈的市场里一点成本优势都没有。
外地优质投资资本最怕啥?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和潜规则。
因为这类优质外来资本,能接受明码标价的高税收,但受不了这种没完没了、没规矩的“暗箱操作”。
今天这个大佬来了,就得“打点”一下;明天那个大人物来了,又得陪他去“打秋风”,这谁能受得了?
这种玩法,只会让正规干不过地头蛇,真正优质的投资资本肯定不敢来。能吸引来的,都是想捞一票就走的投机资本。
所以不管哪个地方,都得把“拿钱办事”的社会风气根除掉,因为这种风气最后会让当地变成一个巨大的“捞钱江湖”,而不是健康的“现代化文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