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男演员自嬷是进步还是扭曲起底内娱男性审美的激进转向
    首页 娱乐星闻 明星资讯 男演员自嬷是进步还是扭曲起底内娱男性审美的激进转向

    男演员自嬷是进步还是扭曲起底内娱男性审美的激进转向

    作者|momo

    “艳压”这个词现在不光女明星之间用了,连电视剧里的男主角开始慢慢“艳压”女主角了。当男明星们化着比女演员还精致的妆,腰身比女演员还纤细,脸蛋比女演员还白皙,成了大家聊得最多的焦点时,一股叫“嬷化”的审美风潮,正在悄悄改变我们对男性气质的看法。

    粉丝们主动把男明星放在被大家“看”、被大家“宠”的位置,特别爱挖他们身上那种脆弱、容易碎、甚至没什么权威感的特质。现在的“嬷嬷”粉圈已经自己形成了一套体系,有自己的语言、逻辑和审美标准。

    这股风潮从成毅、罗云熙这些年轻演员开始,慢慢影响到王宝强、张译这些实力派演员,甚至吴京这种硬汉代表,也都被卷进来,大家一起重新定义传统的男性气质。

    “嬷化”这个概念其实不新鲜,真正变化的是:演员和团队从以前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主动迎合。他们看准了这场大家都在参与的“大创作”,不管是角色怎么设计、妆容造型怎么弄,还是平时怎么跟粉丝互动,都有意无意地给粉丝想看的“娇嫩”和“易碎”感,默契地完成了一场“自己嬷自己”的操作。

    刚播完的《赴山海》,主演成毅就是这条路上的佼佼者。从《琉璃》里陷入情劫的禹司凤,到《莲花楼》里隐忍又破碎的李莲花,“美强惨”和容易碎的感觉早就成了他表演的招牌。新剧里的萧秋水,更是把这份“娇嫩”的美学玩到了极致:男女莫辨的发型、粉色纱衣配浅黄袍子,还有疑似裸色美甲的纤细手指……每个细节粉丝都看得特别准,都解读成“他需要被宠”的强烈信号。再说他每部戏都少不了的白发吐血“标配”,这次更是直接“buff叠满”,把“易碎感”拉到了顶。

    不过,成毅代表的“嬷化”审美不是一下子就火起来的。要是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内娱对男明星的喜好,早就走过了很长的变化路:从十几年前佟大为代表的“经济适用男”,再到雷佳音、郭京飞火起来的“赛道”……每次风向变,都悄悄跟着社会心态、女性说话的权利和大家情绪的变化走。现在“嬷化”审美能这么火,正是这条路上最新鲜、最大胆的一次突破。

    第一阶段:经济适用男,稳定价值的投射

    回头看2010年前后,内娱的电视剧里几乎全是“经济适用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佟大为。从《奋斗》里的陆涛到《虎妈猫爸》里的罗素,佟大为演的角色大多是收入稳定、性格温和、尊重女性、顾家体贴的都市白领或者公务员。

    这类角色的共同点是: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浪漫,但有安稳的生活基础和踏实的感情。对女性观众来说,这种形象既温暖又靠谱,几乎成了理想伴侣的标准。

    “经济适用男”这种审美风潮,到现在也没完全过时。特别是2022年左右,像陈晓这样的人又成了这一类型的代表。陈晓出身公务员家庭,这个背景本身就让他自带一种“可靠感”。他爷爷以前是中医学校的校长,爸爸是安徽卫生厅的领导,妈妈和姑姑都是大学老师。陈晓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好像天生就有股“官方”味儿,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那些稳重可靠、穿得整整齐齐的公务员。

    那时候女性观众喜欢这类男性形象,其实反映了社会心态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女性在找对象和谈恋爱时,开始普遍想要一种稳定、能预见的“确定性”。“经济适用男”代表着风险低、性价比高的感情投资。他们能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情感支持和温暖的家庭氛围,是应对现实生活压力和挑战的理想伴侣。正是因为大家对安稳婚姻生活的向往,这类男性形象才这么受女性观众喜欢。

    第二阶段:赛道的喧嚣与女性情感代偿

    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女性自我意识也更强了,以前那些完美无缺的“经济适用男”形象,开始让人觉得有点不接地气、不真实。电视剧的审美就转向了以雷佳音、郭京飞为代表的“赛道”。窝囊废

    雷佳音在《我的前半生》里演的“前夫哥”陈俊生,优柔寡断、婚姻出轨,但因为那种怂怂的样子和后来的后悔,观众不仅不恨他,反而觉得可怜。不完全统计,雷佳音演过各种“窝囊”角色:窝囊的儿子、窝囊的丈夫、窝囊的父亲、窝囊的中年社畜、窝囊的老男孩,几乎把这类角色的身份都演遍了。所以网友开玩笑说:“只要预算够,窝囊角色基本闭着眼选雷佳音。”

    郭京飞在《都挺好》里演的苏明成,更是集“妈宝、啃老、冲动”于一身,他们演的不是英雄,而是带着一堆毛病、在生活压力下显得累、狼狈,甚至有点“没用”的普通中年男人。

    这类形象能引起女性观众的广泛共鸣,是因为它彻底撕下了传统男性“顶梁柱”的沉重面具。女性不再只是欣赏一个能提供保护的强者,反而在这些“窝囊废”的失意和窘迫里,看到了身边男人的真实样子,甚至看到了在压力下同样会崩溃的自己。这种审美变化,意味着女性开始接受人性的复杂和脆弱,通过这种“欣赏弱者”获得了一定的情感补偿和心理优势。

    第三阶段:极致人夫感,男性“好嫁”风的巅峰

    “赛道”最近变得更细分了,衍生出以白客为代表的“极致人夫”分支。靠《年会不能停!》里的马杰一角,白客把“窝囊”升华成了一种有服务型人格、特别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夫感”,就是那种再怎么委屈都不会变坏、骨子里很善良的性格。后来的《仁心俱乐部》他继续走这条路,也就是观众喜欢的beta男路线,他性格里没有alpha男的攻击性,也没有omega男的诱惑性,是一种窝囊里带着点禁欲感的男性形象。

    网友开玩笑说这种风格是“好嫁风”——就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嫁妆。就像电影里的马杰,职场上可能唯唯诺诺,背着沉重的KPI被老板骂的时候一声不吭地受着气,但在家里,他就是那个“不管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都会回来给你做饭”的情绪稳定的男人。

    他把所有的隐忍和温柔都变成了具体的行动:做饭、打扫、无条件提供情绪支持。女性观众喜欢的,正是这种“对外没用,对内全能”的反差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一个能把所有情绪和精力都投入到家庭里的伴侣,提供了一种特别稀缺、极致的安全感。

    第四阶段:嬷化风潮,凝视、宠溺与权力的让渡

    最近,“嬷”文化从粉丝自己圈子里玩,变成了明星和团队主动设计、刻意强化的营销策略。以前“被嬷”是粉丝对男明星的被动解读,现在“自嬷”就是艺人方看准了这个趋势,通过人设定位、影视角色、妆造设计、社交互动,全方位塑造易碎、柔美、没攻击性的气质,来巩固粉丝的投射,拓宽吸粉的路。

    电视剧里比较有名的造型师易小雅,经常做复杂的造型配桃花妆,不光女性,男性也这样,这种视觉策略和“自嬷”的美学取向特别契合。

    这一阶段的本质,是一场大家心照不宣的合作,就是明星交出部分男性气质的解释权,来换取更强的共情和更高的流量粘性。

    内娱电视剧十月接连有两波古偶剧大战,七部古偶作品陆续上线。其中有些男主演是“自嬷”圈的老熟人了,比如《入青云》里侯明昊演的纪伯宰,靠漂亮的外表演浪荡公子,又一次巩固了自己的“嬷嬷”粉圈。这种偏破碎、阴柔的形象,是侯明昊演了郭敬明的《大梦归离》后慢慢形成的。在这之前,《少年白马醉春风》《回到过去拥抱你》阶段,侯明昊的戏路还偏少年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天地剑心》里的成毅剧照,清冷孤绝,战损妆和破碎的眼神直接呼应他经典的“美强惨”赛道。他的团队宣传时也喜欢突出他戏外“懵懂”“害羞”的反差,让演员本人和角色一样,成为需要被呵护的易碎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定档的《水龙吟》里的罗云熙,靠一贯的古典精致五官,配华丽的服饰和妆容,继续占据内娱“自嬷”男星的宝座。之前的《长月烬明》里,他演的澹台烬,飞翘的眼线、珠光的眼影和全包的眼妆成了热议焦点,被部分观众调侃成“彩妆螳螂”,但也精准吸引了很多喜欢他阴柔美感的“嬷嬷”粉。不光剧中放大他病娇美人的视觉特点,戏外也延续这个思路,出席活动时常用清透的底妆、泪痣点缀和柔光拍摄,强化他的易碎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笑随歌》里的陈哲远,也延续了邪媚的阴柔美风格,还是让人怜爱的战损、血迹、白衣三件套。

    (图片来源网络)

    除此之外,檀健次通过精准的公众形象管理,把“自嬷”融入了红毯、综艺和角色选择的全过程。他的热搜话题#檀健次红毯魅魔#阅读量有344.5万,就是因为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穿蕾丝衬衫、缎面领结、珍珠配饰,配合低眸浅笑、嘟嘴这些小表情,营造出既纯又欲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自嬷”这个风潮不光在内娱电视剧里,一些男子偶像组合经常有可爱、妩媚、漂亮的妆容造型,就算汪苏泷这种专注音乐的歌手,演唱会上也用了更“媚嬷”倾向的妆容,主动迎合这个审美趋势。

    从前面梳理可以看出,四个阶段男演员形象的变化,其实藏着行业内卷的逻辑。前三个阶段的人设还是建立在女性观众的外部审视上,第四阶段的“嬷化”就意味着,要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突围,演员和团队开始把自己的性别气质当成核心资源,精密策划和主动展示。这不只是审美的变化,更是男演员在市场焦虑的驱动下,通过主动迎合甚至把“女性气质”商品化,来开辟新赛道的商业策略。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贾静雯回应修杰楷逃避兵役被提拘当孩子面被上手铐致孩子受惊吓
    下一篇
    台湾艺人修杰楷棒棒堂小杰承认花钱逃避台兵役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