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动动手指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又能让您有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容易,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的电视剧市场好像有点冷清,你是不是也感觉好剧不多,让人想看的寥寥无几?
别担心,央视8套最近诚意推出了一部全新的年代大剧——《依依向北风》,正好补上了观众心里对好剧的期待。
这部剧接档之前热播的《沉默的荣耀》,把故事放在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段历史里,讲了那段轰轰烈烈的青春奋斗故事。
刚一听这个题材,可能会觉得没啥特别的,但只要点开正片看,几乎所有人都会被它真实又细腻的讲故事方式吸引住。
尤其是剧中那种扑面而来的年代感,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让很多中老年观众一下子就沉浸进去了。
追完前两集后,我彻底被这部剧的质感折服,心里忍不住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年代剧该有的样子啊!
那么,《依依向北风》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故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群满怀理想的知识青年告别了城市生活,跑到广阔的乡村去。
他们在泥土里耕耘梦想,在风雨中磨炼意志,用汗水浇灌出了属于那一代人的独特人生轨迹。
主角俞乐山和盛雪竹就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们不仅要适应艰苦的农村生活,还得在动荡的时代浪潮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俞乐山出身贫寒但心里有热情,不仅主动帮村民解决困难,还和盛雪竹一起抚养曲芳菲留下的孩子,把他培养成才。
这种不求回报的担当,在当时特别珍贵,也深深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盛雪竹呢,是一个坚韧、执着又充满善意的女性。虽然命运一次次把她推到十字路口,但她始终坚守内心的善良和信念。
不管遇到多大挫折,她都选择积极面对生活,成了身边人最可靠的依靠。
虽然这部剧没用当红流量明星,但演员阵容堪称豪华,全都是实力派演员。
菅纫姿演女主角盛雪竹,她是中央戏剧学院科班出身的演员,之前在《何以笙箫默》里演何以玫就让人印象深刻。
她把角色情感变化把握得特别准,从执念到释怀的过程演得自然又流畅,让人物特别鲜活。
为了贴近角色,她果断剪掉了留了七年的长发,改成齐耳短发造型。
更让人佩服的是,她专门去南京档案馆,花了半个月时间抄录了三大本知青日记,手上都磨出了墨迹斑斑的印记。
她说:“盛雪竹的坚强不是喊口号,而是每次做选择时,都坚定地选了忠于初心的那条路。”
鲁诺演男主角俞乐山,他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拒绝演那种完美无缺的人设。
他觉得:“俞乐山是个会犯错、会迷茫的年轻人,他的成长过程才是大多数知青的真实写照。”
为了真实还原干农活的样子,拍摄时他因为操作不当受伤缝了针,这道伤疤反而成了角色蜕变的重要见证。
从城市学生变成田间能手,这个转变在他的表演里特别可信。
何明翰在剧里演乔正君,一个本来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青年。
随着时代变化和个人欲望膨胀,他渐渐迷失了方向,走向了急功近利的路,很有现实警示意义。
他之前拿过上海《申报》年度盛典“最受欢迎男演员”奖,演技扎实,大家都认可。
另外,实力派演员林家川也加盟了这部剧,同样演乔正君一角,用双重视角展现角色的复杂性。
林家川之前因为《狂飙》里演唐小龙被大家熟知,他深厚的表演功底为这部剧增加了更多看点和张力。
让观众一直追下去的原因,除了剧情和演员,还有剧中无处不在的年代细节。
《依依向北风》在还原历史氛围上做得特别到位。
全剧在南京实地取景,搭建和用了近260个场景,包括紫金山、江宁云台山、六合冶山、浦厂医院、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老电台旧址、南京北站这些地方。
每一帧画面都在深度展现南京的城市肌理和时代风貌。
清晨紫金山缭绕的薄雾里藏着少年远望的目光,云台山田埂上的脚印记录着奋斗的步履,冶山老屋的墙壁上刻着岁月的痕迹。
最让人感动的是南京秋天的梧桐树,金黄的落叶飘进二八自行车的车篮,落在筒子楼斑驳的窗台上,成了最有烟火气的“年代符号”。
很多本地观众看到这一幕直喊:“这就是我们记忆里的南京啊!”
剧组在细节打磨上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
导演武洪武坚持夜戏不用现代灯光设备,只靠煤油灯、手电筒营造真实的光影效果。
镜头下摇曳的火光和空中漂浮的尘埃,一下子唤醒了很多人童年“点蜡烛读书”的集体回忆。
道具组根据档案馆里的文物复刻了搪瓷缸、手写高考准考证这些物件,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西,其实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沉默证人”。
演员们也为角色下了很大功夫。
菅纫姿为了演好赤脚医生,专门苦练针灸技术两个月,指尖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神情特别专注,医学戏份演得一点不违和。
演员念真为了呈现卖烤地瓜的真实场景,反复练习操作,好几次烫伤手掌,最后呈现的画面特别有市井气息。
网友们纷纷评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地瓜的香味儿。”
这部剧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从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涵盖了返城潮、恢复高考、个体创业这些重要的社会节点。
它不仅是一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一幅浓缩的“两代人奋斗画卷”。
剧里既有热血沸腾的“奋斗群像”——有人抓住机会实现了阶层跃迁,有人经历沉浮 still 守住了底线;也有深刻的人性思考——比如乔正君在名利诱惑中渐渐背离初心,给现在的观众敲响了警钟。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570万考生走进考场,这场考试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成了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
剧里,盛雪竹在俞乐山的支持下克服了很多困难,成功考上了医学院,最后成了一名医生。
她的经历生动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
而俞乐山从贫困知青成长为商界精英的过程,则折射出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里蕴含的巨大机遇。
有观众看完后动情地说:“看这部剧就像穿越回了过去,太真实了,眼泪忍不住就流下来了。”
结语
《依依向北风》凭借真实厚重的历史背景、精湛的演员表演、高度还原的年代质感以及深远的社会意义,已经成了当下年代剧里的一股清流。
它不仅是对一代人青春岁月的深情致敬,更是一首关于理想、抉择和奉献的时代赞歌。
从10月19日起,请锁定央视8套,一起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看看知青群体如何在时代浪潮里奋勇前行。
你准备好追这部剧了吗?你身边有没有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亲人朋友?他们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