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第九届平遥国际影展的最后一天,作为闭幕影片,执导的《狂野时代》终于露面了,在“小城之春”影院完成了中国首次放映。
《狂野时代》平遥首映现场
导演毕赣带着声音指导李丹枫、造型指导黄文英、出品人傅斌星参加了映后的交流活动,从创作灵感、声音设计、造型美学这些方面,给现场观众讲讲这部电影在戛纳获奖背后的故事。
《狂野时代》用特别有想象力的故事搭了一个很独特的未来世界——在那个人类已经不做梦的世界里,有个怪物还整天沉浸在梦里,分不清真假,他迷失了。而有个女人能看清楚这些幻觉,于是她就钻进他的梦里去找。
电影海报
电影有六个小故事,里面易烊千玺的造型变来变去,有时候是弯着腰、喘着气的“怪物”,有时候是不知道该咋办的少年,甚至还和一个角色来了个很热烈的吻。舒淇呢,就像一根穿针引线的线,也是带着观众看的“眼睛”,带着大家在不同年代的电影里穿梭,掉进了那种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特别浪漫的故事里。
《狂野时代》是本届平遥影展的闭幕片
作为华语电影圈特别有个性的导演,毕赣在电影的画面和声音上又玩出了新花样。这次拍电影第一次没在他老家贵州拍,说到这个变化,毕赣说,之前的电影从凯里到贵阳,都在家乡拍,这次到重庆,“感觉不是往外面走,反而像一直在回到电影里面去。”他接着解释,电影虽然换了地方,但核心还是围着“电影”本身转:“我的每部电影都讲时间,这部和前两部不一样的地方,更像是和喜欢看电影的人一起,用特别纯粹的眼光,回顾我们一起经历过的电影里的那百年时光。”
毕赣
电影里藏着好多电影史上才有的“影迷梗”,而“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这五种感觉,每个都成了一个小故事的主线,好像一把能打开电影体验新大门的钥匙。
对于又一次给观众“造梦”,毕赣说实话,这给拍片和剪片都出了个大难题。“梦没有逻辑,但故事得有联系,前期写的剧本逻辑,拍到一半发现不对,只能在现场重新找个适合故事的逻辑。剪的时候也老改,每个故事要控制在30分钟以内特别难,我们一直想办法把该有的内容都‘塞’进去。”
傅斌星
出品人傅斌星说为啥在拍了《地球最后的夜晚》后,又和毕赣合作——“当时导演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继《地球》后再做这么独特大胆的创作,我第一反应是‘你们真有勇气’。”她直说,第二次看片子还是觉得特别震撼,“电影行业的魅力就在这,把一群人凑到一块儿,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好东西。”
李丹枫
声音指导李丹枫说了这次合作有多默契,又有啥新突破:“最开心的是磨合了这么久,我们在审美上特别能说到一块儿去。”他特别提到电影里“听觉段落”的设计,既呼应了电影从没声音到有声音的发展过程,更想让观众打破平时看电影的常规体验:“我们想让观众不只是‘看’电影,而是去‘感受’电影,把所有感官都打开,和电影互动。”
毕赣接着说,之前和李丹枫约好了玩“声音游戏”,每次收到他做好的声音小样,都和他心里想的片段特别合拍,“特别是最后那个‘听不见声音’的场景,一边音响安静、全场声音慢慢出来的处理,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黄文英
第一次和毕赣合作的造型指导黄文英,直说这次创作“时间虽然长,但挑战很值得”:“除了《聂隐娘》,我很少拍一部片拍这么久,得拼命跟上导演的创作节奏。今天第一次完整看完片子,特别感动,觉得这辈子能拍几部这样的作品,作为电影人就足够了。”毕赣也夸黄文英有“同情心”:“她总能把那些很抽象的感觉,变成具体的人物造型,让角色更有血有肉。”
《狂野时代》之后会在11月22日全国上映,让更多观众能走进这场“五感全开”的电影梦里,感受电影回到最纯粹本质的那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