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密钥延期了四次之后,《哪吒之魔童闹海》(后文简称《》)的内地密钥将在今天23:59正式到期,在内地院线的放映也就此结束。这个从传统神话里走出来、却让无数现代观众都感同身受的“魔童”,用153天的陪伴、154.45亿的内地票房,还有全球票房第五的成绩,给这段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就像影片官微纪念视频里说的那样:“这场独一无二的相遇,回忆像暖流一样,幸好我们一起走过”。
《哪吒2》下映,打破113项纪录。 新京报制图 许骁
从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来看,《哪吒2》总共打破了113项纪录,像内地影史总票房冠军、观影人次冠军这些都在里面。而放眼全球,《哪吒2》还是全球票房冠军、全亚洲第一部票房破百亿的片子,还有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的保持者。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含金量早就超出了单纯的商业成功。这说明中国动画电影已经不只是技术上进步了,更是升级到了能打造出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IP体系,是个质的飞跃,在世界电影的星图上,留下了属于中国的闪亮坐标。
密钥之所以能延期四次,背后是因为内地总观影人次达到了3.24亿,这是观众用行动给“吒儿”投出的热情票,更是对中国动画品质的信任。当“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台词响彻银幕,当混天绫在银幕上舞出东方美学的光彩,这部电影早就超越了“票房奇迹”的范畴。它已经说明,传统IP要想有生命力,关键不是照着老样子复刻,而是要用现代的眼光去重新解读;中国故事之所以打动人,不是因为讲得多么宏大,而是因为个人命运和时代精神能一起跳动,让人有共鸣。那个顶着黑眼圈、眼睛耷拉着的小魔童,能让大家都有共鸣,就因为他用“打破偏见”“反抗宿命”这些大家都能懂的道理,藏着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子韧劲儿和热血。
《哪吒2》走向世界,在北美超过了1000家影院上映,一下子就打破了近20年来国产片华语发行商在北美首映影院数量的纪录,而且外国观众还纷纷点赞,说它“视觉效果太震撼了”“动作设计和西方大片不相上下”“就算不完全懂中国神话,也能被故事打动”。对国外的电影业内人士来说,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动画的无限可能”,英国BBC评价它是“民族自豪感的源泉”,而《纽约时报》则指出,影片成功证明了中国电影业“无需依赖西方公司,也能讲好自己的故事”。
这113项纪录的刷新,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阶段性胜利。138家中国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一起合作,完成了近2000个特效镜头,单场景渲染就超过10万小时。不管是特效粒子数还是动态捕捉的精度,不管是讲故事的节奏还是情感的感染力,这部电影证明了中国动画已经能和世界顶级的制作水平一较高下,工业实力杠杠的。当“中国神话宇宙”不再只是个口号,当“国漫崛起”从空喊变成了实实在在能看到的东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长,更是一个文化产业的觉醒。据业内估算,因为《哪吒2》成功带来的信心提振,国产动画投资预计能增长40%。更重要的是,《哪吒2》的成功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兴旺。影片上映后,周边产品(比如盲盒、潮玩、手办这些)一下子就火了。2025年6月,《哪吒2》的出品方之一、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上海电影节首次披露,《哪吒2》衍生品总销售额突破了千亿元,单类产品销售额都达到了百亿级。这场商业热潮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国产IP开发方式的整体升级。
从《大圣归来》的“破冰”,到《哪吒2》的“立标”,中国动画走过了一条又难又闪亮的探索路。这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动画人已经不只是满足于追着技术跑了,而是开始努力打造能承载东方思想和美学、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标杆。
密钥终会到期,但“魔童”留下的火种不会熄灭。它让我们明白:好内容永远是电影最硬的竞争力,文化自信才是最深的底气。当中国电影人继续深耕本土文化、打磨工业水准,当“中国故事”以更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我们终将见证更多像《哪吒2》这样的作品扬眉吐气。
相信《哪吒2》的这次完美谢幕,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终点,而是一次新的起点。它为中国动画乃至整个电影产业矗立了一座灯塔,照亮了未来无限可能的海域——那里,将有更多原创IP乘风破浪,向世界讲述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
撰文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