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赵丽颖在人间大结局扑街烂尾
    首页 娱乐星闻 电视资讯 赵丽颖在人间大结局扑街烂尾

    赵丽颖在人间大结局扑街烂尾

    《在人间》对标同样是八集的《我的阿勒泰》,跟后者那种“诗和远方”的调调一比,就显得有点相形见绌了。

    前三集看得人云里雾里的,不过倒也能找到点猜谜的乐趣;四五集人格揭晓了,基本没什么反转;六七集的感情铺垫,就显得拖沓注水;到了第八集,干脆没人格之争了,纯纯是“水仙文学”。

    这部剧野心挺大,但落地做得太差了。本来以为能有点东西,结果就是个绣花枕头。

    形式上看着挺唬人,搞什么多重人格厮杀,实际上不过是主副人格谈恋爱。甚至还有贾小朵的为爱牺牲,之前还幻想过王阳名会搞人格三角恋,结果全是表面功夫,其他都是工具人。

    虞旦算是想还原过去的原生家庭,柳条儿是徐天内心的一种写照,可除了铁林有点用,另外两个人格删掉也根本不影响大局。

    想把石一本往“精神控制徐天”那方面引,增加点解读深度,但又没多少细节支撑,主线其实就是“我爱贾小朵,贾小朵爱不爱我,贾小朵爱我,我把她藏心里了”。

    按剧里的解法,死亡不是赶走人格的办法,解开心里疙瘩才是。就像张一山把话说开,董子健收到来信,孙千走出房间拥抱自由,铁林跟母亲和解,贾小朵懂得了啥是爱,徐天却活在自己满足的梦里。

    所以这叫假装和解,病没好利索就让人出院,问题不大,类似的解法多了去了。像《致命ID》到最后才藏着的人格,《禁闭岛》是清醒还是糊涂在于自己选,《神探》是一个人格取代另一个人格。

    《在人间》里的徐天就是不肯走出来,还是本我,跟着快乐走,知道“我想要啥”,却丢了自我,不管现实原则,选择当鸵鸟,对徐天来说逃避有用。

    但《在人间》最大的问题是,所有线索都是为了凑大结局的牵强爱情。没坚持到底的精神分析,也没人格厮杀的凌厉决绝,拿《24个比利》当噱头骗人来看,结果货不对板。

    徐天人格主导时,虞旦、柳条儿别挡道,我要冲出密室见贾小朵,王阳名别碍事,我跟贾小朵才是天生一对。

    贾小朵人格主导时,徐天你在哪儿,没你我活不了,铁林你给我下线,消失,要么弄死我,正好我去见徐天。

    徐天和贾小朵人格互相交替时,这段感情本来是徐天一厢情愿,可画面一转,贾小朵突然就爱得死去活来,俩人直接谈婚论嫁。这是徐天的梦,他想咋样就咋样,可以不管逻辑,但那时明明是贾小朵人格主导,咋就主次不分了?那之前的逻辑设定全崩了,都成废戏了。

    啥叫“驱逐人格是解开心结”?根本不是,就是为了组CP。剧里护士都公开嗑徐天/贾小朵的CP了,当石一本说他们在现实里永远见不到,护士还特遗憾地问“永远吗?”

    蝴蝶意象也不是破茧成蝶,而是化蝶飞的美好悲剧。石一本明明知道徐天在假装没好利索,还是让他出院。之前每次都用心治,求痊愈,这次却让贾小朵人格留在心里,说“没多重人格很难治”,说服力为零。目的就是为了引出大结局车上发现戒指,桥上围栏找到纸条,“我把你藏心里了”,搞一次自以为是的浪漫。

    为了让这段没经历生死、生硬的“可歌可泣”爱情更合理点,刻意安排徐天不管妹妹要去哪儿,反衬他的自我。可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故弄玄虚、莫名其妙。

    没感情铺垫,CP嗟不起来;剧本不扎实,人格分裂寡淡无味;叙事方式无聊没劲,所以热度起不来。靠那些语焉不详的漏洞、水平不足的留白封神,就算有再多解读也没用,那是观众过度解读的强行自圆其说,不是剧集本身多优秀。

    剧跟主角一样,太自恋,玩高概念,国产剧还得努力。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男星许光汉退伍回归杂志首封演绎秋日绅士更加有型
    下一篇
    这两张脸谈恋爱怎么会有人反对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