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默片巅峰神女4K修复版上交现场配乐新的打开方式
    首页 娱乐星闻 电视资讯 默片巅峰神女4K修复版上交现场配乐新的打开方式

    默片巅峰神女4K修复版上交现场配乐新的打开方式

    拍摄于1934年的《》,是中国时代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现实主义的不朽经典。那时候默片正流行,电影没法靠声音来讲故事,演员的肢体动作、表情还有镜头怎么拍,就成了传递情感和故事的关键。《神女》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简直就是个榜样,它凭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电影史上稳稳地站住了脚,谁也撼动不了。

    过了90多年,这部电影要用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和观众见面了,这是为了纪念中国电影120岁生日,还有那位著名女演员去世90周年的特别活动。

    5月18号到23号,在上海影城SHO有个“芬芳姿影:看见银幕内外的她们”的活动,会放好多不同时期、以女性为主角或者女性导演拍的经典电影。其中,4K修复版的《神女》作为开幕电影,开幕那天会跟上海交响乐团一起现场配乐,用民乐和西方交响乐混在一起的新形式,把默片那时候的艺术魅力再给大家展现出来。

    最高放映规格呈现全新修复默片巅峰之作

    《神女》的故事讲的是旧上海社会底层的一个女人。为了养活孩子、过日子,她在那个黑漆漆的社会里拼命挣扎,没办法只能干些世俗不认可的职业。可就算表面上看起来“堕落”,她心里其实特别纯洁、也特别坚强。生活中不管遇到啥磨难,流氓来骚扰、房东欺负她,她都没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也没丢掉对孩子的爱。她拼了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用自己那点微薄的力量,跟社会的不公平和黑暗对着干。

    《神女》剧照

    导演吴永刚,这人看社会看得特别准,艺术表现也特别厉害,他用带点“表现主义”味道的镜头语言,把旧上海社会上的各种人各种事都拍出来了,还有那些孤儿寡母的形象,正好也呼应了那时候中国被列强欺负,大家心里都难受的集体创伤。

    一代传奇阮玲玉,更是用特别细腻的表演,把这位母亲和“神女”的形象演得活灵活现,让观众能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底层女人有多惨,以及她们有多坚强、不认输。

    这次4K修复版《神女》在上海首次放映,视听效果都做得特别用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用先进的AI技术和专业修复团队,把当年的35毫米老胶片(硝酸底片)做了4K超高清扫描和修复,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不光还原了电影原来的质感,还让画面细节看得清清楚楚。在杜比剧场用最高规格的放映条件,把这部百年电影的美好样子呈现出来,电影加交响乐的形式,让好看的“画面”和好听的“声音”在上海影城杜比剧场的千人大厅里融合在一起。

    除了《神女》,影展的片单还特意选了5部上海电影制片厂出的经典电影,分别是《女篮5号》《李双双》《舞台姐妹》(4K)《泉水叮咚》《人·鬼·情》。这些电影要么是女性导演拍的,要么是以女性为主角,从不同角度关注女性怎么成长、命运怎么样,展现了社会上各种阶层、各种行业的女性形象。

    《女篮5号》是新中国第一部讲体育的电影,讲了女篮队员们努力拼搏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在体育事业上怎么追求、怎么奋斗;

    《李双双》讲的是农村妇女的故事,通过李双双这个性格直爽、敢作敢当的女人,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社会变化;

    《舞台姐妹》(4K)以唱越剧的姐妹俩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现了旧上海戏曲界的热闹和变化,还有女性在里面怎么坚持、怎么挣扎;

    《泉水叮咚》的主角是幼儿园老师,塑造了一个充满爱心、有责任心的女性形象;

    《人·鬼·情》这部电影特别有新意,跳出了老套路,用独特的角度探讨了女性在追求艺术和面对现实生活时遇到的难处和选择。

    不同时代的女性在大银幕上,跟今天的观众隔空“聊天”,一起画出了中国电影史上女性形象的多彩画卷。

    “芬芳姿影:看见银幕内外的她们”影展片单

    百年上交带领观众梦回电影音乐风靡年代

    这场首映到底有多特别呢?之前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放的时候,是钢琴配乐;葡萄牙放映时,用了弦乐四重奏;法国资料馆放映时,还请了法国佩利亚斯室内乐团现场伴奏……现在《神女》回到上海了,上海交响乐团要为它奏响只属于这座城市的新乐章。

    据了解,这次在上海首次放映,会用作曲家邹野专门为《神女》写的配乐。邹野把民乐和西方交响乐混在一起,二胡拉出来的那种悲伤感觉,和特别宏大的弦乐交织在一起,既符合1930年代上海的城市味道,也让《神女》这部“血泪史”显得更有分量。

    指挥张洁敏会带领三管编制的上海交响乐团,再加上女高音歌唱家乌列热,带着观众回到1934年《神女》第一次放映的那个现场。

    现场效果图

    “电影和交响乐都是从西方来的,都是经过上海传到中国,这两门艺术在当年的上海滩都特别火。”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介绍说,电影音乐在20世纪初的上海特别流行,而有146年历史的上交,和电影音乐早就有点关系了,“那时候上海只有工部局乐队(就是上交的前身),好多电影音乐都是工部局乐队现场演奏的,上交现在还留着很多指挥梅百器演出的照片和海报呢。”

    进入新世纪后,上交也和电影“合作”过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李安的《卧虎藏龙》。这部电影2000年出来,让东方武侠被全世界都知道了,谭盾写的电影音乐还拿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而电影配乐就是上交录制的。

    现在,电影音乐会也是上交每年夏季音乐节最受欢迎的演出。这么多年来,夏季音乐办过不少电影音乐会,比如中国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天书奇谭》,还有西方的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莫扎特传》《太空漫游》《黑客帝国》,甚至还有卓别林的黑白默片《摩登时代》。

    有些电影音乐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演,有些就在黄浦区户外的草坪上,比如《泰坦尼克号》,“上千观众看着月亮、摇着蒲扇、吹着小风,感觉就像小时候晚上乘凉一样。”

    周平说,电影音乐会和平时听的交响音乐会不一样,“交响音乐会演奏起来比较自由,指挥可以根据现场的氛围和心情来调整。但在电影音乐会上,指挥耳朵里得塞个节拍器,音乐必须跟电影画面严丝合缝地对上。”对《神女》来说,难的不是演奏本身,而是怎么让音乐和电影画面配合好。

    《神女》放的时候,上交的演奏家们还会穿上海派的传统衣服,跟银幕上阮玲玉穿的旗袍互相呼应。

    “现在还在试衣服的阶段,师傅要给每个演奏家量尺寸,一件件试,挺费时间的。”周平笑着说,一开始导演提出来想让演奏家们穿旗袍,“但旗袍对有些人来说不太好穿,比如拉大提琴的,后来就改成了海派风格。所以衣服最后啥样,我们也要像开盲盒一样等着看。”

    这次影展是上海市电影局指导的,上海电影集团主办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和上海电影资料馆承办的,上海交响乐团的加入让上海影展的内容更丰富了,展现了“电影之城”更有底蕴、更多元的魅力。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电影捕风追影票房破10亿
    下一篇
    轻于鸿毛首映宋佳佟丽娅双女主撞出火花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