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保持原有HTML标签和结构不变:
逆袭、战神、穿越……如今短剧题材越来越丰富,制作也越来越精良。数据显示,25到44岁的年轻观众占了总观看人数的57%。
根据百度最新调研,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比去年增长了27.5%,新上线的短剧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从事短剧业务的公司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IP精品短剧集中亮相
2025年刚开始,就有多部改编自知名IP的短剧接连上线,比如《以爱之名》《朝阳初升》《变相游戏》《太阳坠落之时》《大冲运》等。更让人期待的是,琼瑶经典作品《还珠格格》也要改编成短剧《还珠》。业内专家认为,随着短剧质量不断提升,2025年很可能成为精品IP短剧的爆发年,会出现不少高质量的系列短剧。
短剧行业从2018年前的起步阶段,到2018-2019年的摸索期,再到2020-2021年的发展期,2022-2024年初的爆发期,现在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短剧正在从"快餐式"产品向精品化作品转变。整个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观众数量、市场价值、从业机构和作品数量都创下新高,制作方式和商业模式也有了很大变化。相关政策的规范引导,让短剧朝着更专业、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短剧出海也成为新趋势。北美是目前海外最大的短剧市场,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像DramaBox、ShortTV、ReelShort这些平台,在2024年前8个月的下载量和收入都很亮眼,其中DramaBox的总收入达到了8954万美元。
情感、励志题材受追捧
谁说短剧一定要靠快节奏和反转来吸引人?四川出品的《家里家外》就是个例外。这部剧没有夸张的情节和明星阵容,而是用平实的叙事讲述普通家庭的故事。剧中蔡晓艳给继女织毛衣的情节就用了三集时间,细腻展现了两人从对立到理解的过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
明星们也纷纷加入短剧行列。59岁的李若彤主演的《午后玫瑰》,讲述中年女性重返职场的故事,展现了她们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挣扎与成长。这类题材在短剧中比较少见,填补了市场空白,通过真实刻画中年女性的生活状态,传递了女性自我突破的正能量。
调查显示,现在的短剧题材越来越多样化,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都市上班族、小镇青年、新一线城市中产、女性观众、男性观众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25至44岁的年轻观众占比最高,达到57%。逆袭、战神、穿越、霸道总裁等题材最受欢迎,反映了观众对情感、梦想、奋斗等主题的关注。
从小屏幕走向大荧幕
值得注意的是,短剧不再局限于手机小屏幕,开始向电视大屏幕发展。在2025年首都视听节目春交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年轻观众特别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对大屏短剧很感兴趣,尤其是古装和言情题材。芒果TV的数据也显示,大屏短剧在年轻群体中很有市场潜力。
随着播放平台的变化,短剧的创作方式也需要调整。手机短剧注重快节奏和碎片化观看,而电视短剧更需要注重情感表达和画面质感。有些视频平台正在尝试同一个IP同时制作横屏和竖屏版本,探索新的内容形式。
传统电视台也开始重视短剧,拿出优质资源推动"微短剧 "发展,尝试"大小屏联动"的新模式。文/本报记者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