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震耳欲聋聋哑象征呈现精妙
    首页 娱乐星闻 电影资讯 震耳欲聋聋哑象征呈现精妙

    震耳欲聋聋哑象征呈现精妙

    前几天我说“《毕正明的证明》大概率是国庆档最佳”确实早了点,看完《震耳欲聋》后我才发现还有高手——不过这两部电影的内容题材我都挺喜欢的,但单从电影本身来说,《震耳欲聋》的整体水平更高一筹。

    这部电影不像很多同类电影,挑了个冷门题材拍得浮于表面,翻来覆去都是老一套……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就是它真的把题材和设定给“吃透了”。

    说白了,电影讲的是CODA(健听人)律师李淇帮一群人打官司,里面不光有很多描写聋哑人特点的细节和社会上的司法现象,还把这两样东西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把“聋哑”和“听不到话、说不出话”糅合到一块儿,让主题表达更深刻了。

    要说这事简单吧,确实简单;要说难吧,也挺难,真能做好的没几个。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震耳欲聋》是根据张琪律师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他帮一群人打赢了官司,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财产——电影也选了这件事来讲故事,重点都放在了主角李淇身上。

    李淇这个人物特别有“电影味儿”,因为他身上有那种经典故事里主角的复杂性。

    一方面,他出生在聋哑人家里,在“聋哑人大楼”里长大,这样的成长环境让他天生就成了能亲近这群弱势群体的CODA律师;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尽办法要甩掉边缘群体和“地摊律师”的帽子,想变成一个“正常人”,甚至是“人上人”。

    这种拧巴和抗拒,让李淇代表的阶层身份特别明显:一个普通人活得都这么不容易,那些真正的边缘弱势群体又该有多难呢?

    在《震耳欲聋》里,和李淇对比最鲜明的角色,就是电影里的大反派金松峰(王砚辉演这种坏角色太拿手了)。

    按金松峰自己说,他的出身和李淇差不多,同样有一对聋哑人爸妈,同样从小生活环境艰难……但和李淇的迷茫、扭捏不一样,金松峰一点负担都没有,直接选择了当个专坑熟人的坏蛋。

    金松峰太懂这群聋哑人了,不管什么事都是轮到他们最后,连反诈宣传都很难传到他们耳朵里,他们普遍缺爱、没人关注,对于能理解他们、能和他们亲近的CODA金松峰来说,这些人就是最好的猎物。

    《震耳欲聋》这里也点出了一个现实:聋哑人这些残障人士确实身体有不便,但他们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同样想发财致富。

    比如带很多人上当、最后愧疚自杀的吴阿姨,还有对骗子的话言听计从、结果被骗得最惨的潘阿姨,她们都是典型——很多人觉得残障人士只要得到基本照顾就行,不用太多财富和享受,反而是骗子摸透了他们的心思,这才让金松峰有了可乘之机。

    这就说到我前面提的《震耳欲聋》最大的优点了,它成功把“聋哑”这种身体不便,升华成了代表困境的一种符号。

    很多聋人其实能说话,就是听不见……但正因为听不到声音,他们慢慢也失去了想说话的念头,慢慢变成了“顺带”的聋哑人。

    电影里,李淇这种聋人家庭里的健听孩子,都会因为被欺负而不敢说话了,更别说很多真正的聋哑人(还有普通人),因为环境的逼迫、利诱、没人管,不得不变成哑巴,心想“反正没人听得到”。

    在这种情况下,《震耳欲聋》最关键的情节自然就落到了李淇的选择和转变上。

    我在观影时有个很明显的感受:“你是什么人就得做什么事,你可以骗自己一时,却骗不了自己一辈子,不是谁都可以在违心之后始终自洽的。”

    李淇是个在灰色地带的普通人,心里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他有帮张小晨、张小蕊兄妹渡过难关的侠义心,但动力不够,可加上律师费,还有师哥、董主任他们看得起他之后,他就行动起来了;答应金松峰的条件、拿封口费,当然是为了名利双收,但这也是在现在这么难的情况下,打赢官司、多拿补偿的最好办法了。

    昧着良心、同流合污的机会李淇不是没有,可当董主任来找他,希望他能劝更多聋哑人站出来告发启航金融时,李淇心虚得只会推三阻四,连装模作样都不会,我就知道,他肯定成不了“坏人”。

    相比之下,助理小汤是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出现,是为了提醒李淇,也是为了点明电影主题和社会该有的法治精神。

    聋哑人是弱势群体,他们确实也有贪心的时候,但这就能成为诈骗、欺负他们的理由吗?

    这个社会确实现行着一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可如此现状,不是更应该去追求公平、正义么?

    世界的确是这样,但不该是这样。

    这世界上没有救世主,说出来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如果连说话都不会了,那就彻底沦为残障了……

    所以,尽管《震耳欲聋》的结局稍显刻意和煽情,我还是很吃这一套,谁让它用沉默的方式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呢?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成熟女性秋天选外套记住这3关键点时髦显瘦
    下一篇
    Giorgio Armani先生最后一场秀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