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终于有人为女鬼正名了
    首页 娱乐星闻 电影资讯 终于有人为女鬼正名了

    终于有人为女鬼正名了

    说到女鬼,大家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是这样?

    这样?

    还是这样?

    无论身处哪个文化背景,人们对女鬼形象的认知似乎都存在着某种默契。

    她们往往有着悲惨的身世、离奇的死亡、难以消散的怨念,披头散发地出现,目的似乎总是与夺人性命有关。

    虽然从玄学角度来说,女鬼并不比男鬼多,但女鬼题材的故事确实占据了更主流的地位。

    最近一部以"女鬼职场生存"为视角的电影,打破了传统女鬼叙事的恐怖基调,为女鬼形象正名。

    这部作品就是近期上映的——

    诡才之道。

    作为一部纯正的鬼片,《诡才之道》不仅一刀未剪登陆内地院线(甚至还增加了两分钟),上映三天内豆瓣评分从7.4攀升至7.8。

    一部不惊悚的鬼片究竟有何魅力?让我们一探究竟。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女鬼的职场奋斗史。

    正如片头编剧与制片人的对话所揭示的:死亡不过是换了一份工作——既不上天堂也不下地狱,想要避免魂飞魄散,就只能在人间继续"打工"。

    人类打工是为了养家糊口,鬼魂打工则是为了赚取"香火",以维持自身存在。

    两个世界的共同点在于:都不养闲"人"/"鬼"。

    "香火"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日常供奉和驱邪法事。

    前者来自逝者生前亲友的祭拜,可谓"爱的供养";后者则源于被惊吓者进行的驱邪仪式,受惊吓程度越深,供奉的法事、香烛、纸钱、供品就越多。

    至于能吓到何种程度,就要看鬼魂的本事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鬼界与人间其实大同小异,要么拼家世,要么拼实力。

    影片中的女鬼设定正是基于这一逻辑。

    两代鬼界巨星凯瑟琳【张榕容饰】和洁西卡【姚以缇饰】,都是实力出众的女鬼,但她们的吓人方式截然不同。

    凯瑟琳走的是传统路线,严格遵守鬼界的理论体系和表演规范。

    她的代表作是旺来大饭店414号房,各种知名酒店灵异事件,如黑色大丽花、蓝可儿事件,乃至台北君悦酒店闹鬼事件,她都能完美演绎。

    这是真正的厉鬼,见过的人吓破胆,没见过的也闻风丧胆。

    当年的蓝可儿事件

    洁西卡则率先意识到网络传播的力量,比起苦练技艺,她更注重创意和营销。

    虽然是视频形式,但洁西卡的制作相当讲究。

    服装选择顺应了红衣女鬼的都市传说,出场方式融入了女团元素,整体造型参考了《未麻的部屋》。

    结尾不是简单的求点赞,而是直接威胁不转发就会倒霉。

    难怪她的撞鬼视频在全球疯传,成为网红。

    互联网传播的精髓——情绪共鸣、认知冲突和话题争议,都被这位姐玩得明明白白。

    至于片中的两位后辈,【百白】和同学【王净】,虽是好友,但境遇天差地别。

    卡蜜拉出身富贵,有家人定期供奉奢侈品,堪称鬼界"富二代"。

    而同学【王净】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无人问津,唯一的荣誉证书也在家人清理遗物时被丢弃。

    这种代表活人思念的物品被丢弃,意味着同学随时面临魂飞魄散的危险。

    除非她能在30天内证明自己的创收能力,获得留在阳间的厉鬼签证。

    存在感极低的同学开始了女鬼升职之路,故事由此展开。

    同学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包括自带话题的凶宅案死者、死状骇人的断手男,以及能独立设计"隧道鬼追车"节目的辛亥三姐妹。

    反观同学生前平凡,死因普通,缺少怨气,毫无记忆点。唯一的必杀技只有:"好恨啊"。

    与其说是"恨",不如说更多的是"可爱"。

    面对这样的同学,凯瑟琳的经纪人Makoto【陈柏霖饰】也感到头疼。

    普通的同学,遇上过气女鬼凯瑟琳,来到门可罗雀的旺来大饭店,要在30天内逆袭成为厉鬼,怎么看都像是注定要"魂飞魄散"。

    要想逆天改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一项简单、直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必杀技。

    ——还有什么比看着一个鬼从楼上坠落,摔得血肉模糊再慢慢爬起来更震撼的?

    第一次正式演出,同学就被凯瑟琳一脚踢下楼,直插酒店灯牌,形成一道视觉奇观。

    跳楼女鬼视频在网上疯传,同学一夜之间成为鬼界超新星。

    凯瑟琳曾说,最重要的就是时机,而这一次,时机站在了同学这边。

    在流量时代,新鲜感固然重要,但一个技能有限、只为生存的鬼,更容易陷入无尽的重复。

    这就像人间,没有学历技术只能干体力活,精疲力尽后睡一觉,第二天继续上工。

    没有特殊技能的鬼也差不多,每晚开工,上演跳楼秀。支离破碎的身体第二天复原,等待再次走上天台,重复必杀技。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这部鬼片如此吸引人,甚至比传统鬼片更令人毛骨悚然。因为活着要内卷,死了也逃不过。

    比起被鬼吓到,这种死了还要打工的鬼生才更恐怖。

    这种以"平行世界"映射现实的叙事手法,并非导演徐汉强的首次尝试。

    某种程度上,他非常擅长这一题材。

    首次尝试就斩获亚洲电影大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诡才之道》并不沉重,除了让人感叹当鬼不易外,影片还探讨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被看见"。

    人需要"被看见"来证明存在,鬼也一样。

    但问题在于,这个"被看见"的到底是什么?

    在电影里,"被看见"的不是同学,而是旺来饭店跳楼女鬼。

    不是凯瑟琳,而是414房的传说。

    不是洁西卡,而是诅咒视频主角。

    这些大明星只是被推到台前的符号。她们的故事必须符合人设,为维持这个经济符号添砖加瓦。

    比如凯瑟琳为了维持恶毒厉鬼人设,谎称前男友被自己咒杀。

    比如旺来大饭店的跳楼女鬼不能是一个没有才华、唯唯诺诺的普通小鬼。

    任何个人细节都要为人设服务,否则就会被抹去,或危及收益。

    这些女鬼的表演不是灵光乍现的艺术,而是金光闪闪的商品。

    在女鬼们"被看见"的星光背后,不被看见的不仅是造星机制中的权力结构,还有那些在机制中不被需要、被无情抛弃的"冗鬼"和"冗人"。

    没成名的鬼需要通过鞠躬尽瘁来证明价值,而那些既没名气又没价值的,就会沦为"冗鬼"。

    片中玉山小飞侠就是这样一对冗鬼。

    他们已经死去几十年,代表思念的物品几乎被丢光。

    吓人的技术也被时代淘汰,他们苦苦哀求长官,希望能多留一会陪伴老去的前女友和家人。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具体的"被看见"的渴望,但在流量至上的经济体系里,结论是:

    当牛做马不够格,无法变现,魂飞魄散。

    玉山小飞侠的都市传说是真实存在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相关资料

    至于同学,她生前就是一个典型的"冗人",唯一的奖状是父母伪造的。

    虽然父母爱她,但他们内心深处渴望的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一个暂时普通但终将优秀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累吗?当然累。

    相当于最亲近的人沉浸在一个幻想中,而她本人却完全不被看见,还要配合演出。

    最终同学为抢救那张唯一的奖状被家庭荣誉柜压死,像是用死亡完成了一场沉重又荒诞的终章。

    虽然《诡才之道》中鬼魂因无人问津而魂飞魄散的设定与皮克斯动画《寻梦环游记(Coco)》相似。

    但《寻梦环游记》中鬼魂的消失源于爱的流失,而《诡才之道》中,鬼魂的存续则与利益和价值直接挂钩。

    在眼球经济、流量至上的绩效主义体系下,群鬼别无选择,只能燃烧自己。

    用一次次表演激起活人的恐惧、厌恶和窥视欲,不断为自己贴上"才华"(你被看见了)、"明星"(你被需要了)、"传说"(你是最特别的)的标签。

    唯有如此,才能争取"活下去"的机会。

    但这样循环往复下去,鬼魂们真的不明白自己的处境吗?

    影片最后,打造出"旺来大饭店跳楼女鬼"IP的主角团选择集体躺平:每天睡觉打牌吃喝玩乐,晚饭前抽一个人扮同学鬼跳楼吓人。

    就像网上看似躺平了,但又完全躺不平的你我。

    即便认识到这种表演的荒诞性,但在一个内卷的世界里,是否只有手握一张长期饭票,才能停下来,做一个普通人(鬼)?

    设计/视觉:Lvv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大河之水梁锦秋为何舍不得郑昊除了爱情外最关键还有这一点
    下一篇
    仁心俱乐部全员演技过关唯有一人是败笔长得丑演技差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