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化外之医》已经在视频平台上线前两集。这部电视剧由多位实力派演员主演,讲述的是大家熟悉的医疗题材。不过,在具体内容上,这部剧却充满了创新,很多情节是观众未曾见过的。之所以值得推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手术画面非常真实震撼,尺度较大;二是剧情新颖独特。
如果你是一个共情能力特别强的人,我建议你慎重考虑是否观看这部剧。这一点我在之前点评湖南卫视播出的《仁心俱乐部》时就提到过。很多医疗题材的电视剧会让共情能力强的观众感到压抑,尤其是涉及到病人的病情和手术细节时。而《化外之医》的手术画面更是直接且真实。
比如,在第一集中就出现了两场手术。第一场是一位工人的手掌被机器切断,第二场是一个小女孩摔断了腰椎。第一场手术中,镜头直接展示了伤口处理、消毒和缝合的全过程,几乎和外科医生看到的一模一样。第二场手术则展示了在腰椎上打螺丝钉的细节,画面非常逼真。
作为一名资深编辑,我看过不少国内外影视作品,但这次看中国台湾的《化外之医》,依然觉得画面尺度非常大。共情能力强的观众确实需要谨慎观看。
除了手术画面的震撼,这部剧更大的亮点在于剧情的新颖。一般来说,医疗题材的剧集无非是围绕医生和患者展开,很难有太多创新。但《化外之医》却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让我简单介绍一下剧情。
女主角是中国台湾省一家知名医院的外科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但她自己的儿子却患有残疾和癫痫。男主角则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他的角色设定非常特别——他是一名来自越南的外科医生。在越南,他虽然是优秀的外科医生,却无法赚到足够的钱来支付母亲的医疗费用,因此他选择来到中国台湾省打工。
不过,剧中提到,男主角并非偷渡,而是合法获得了为期六个月的签证。他在女主角所在的医院做保洁员,私下里却悄悄收集医院的医疗垃圾,从中寻找未用完的药品等有用物品。他用这些药品组建了一个“医疗箱”,和朋友一起为在台湾省打黑工的越南同胞提供医疗服务。由于这些越南人没有医保卡,无法承担正规医院的高额费用,男主角的“黑诊所”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虽然男主角从中获利,但他也常常自掏腰包补贴病人。
男女主角的正式合作发生在第二场手术中。一个越南小女孩从高处坠落,腰椎粉碎性骨折。由于她没有医保卡,医院拒绝收治,因为她的父母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女主角出于医德想帮助她,但医院的规定让她左右为难。这时,男主角挺身而出,决定租用医院的手术室,亲自为小女孩做手术。
在这场手术中,女主角的儿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身残志坚的孩子对血淋淋的手术场面毫不畏惧,甚至能熟练操作一些医疗器材。他的表现可能会让不少观众感动。连孩子都不怕手术画面,我们成年人更不应该害怕。
《化外之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一个医疗故事揭示了“打黑工人员”在医疗问题上的困境。这类群体在以往的医疗剧中很少被关注。显然,这部剧在医疗题材的框架下开辟了新的视角,值得业内学习和借鉴。(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