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观点 类型剧的固化与出新
    首页 娱乐星闻 电视资讯 观点 类型剧的固化与出新

    观点 类型剧的固化与出新

    初春的电视荧屏上,一部剧集意外成为了焦点,这让我有些始料未及。但事实胜于雄辩,《180天重启计划》和《六姊妹》的亮眼表现,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按照过去的观剧经验,湖南卫视的剧集多聚焦于青春、奇幻等类型,这次却凭借一部反映高龄孕妇母女关系的家庭剧《180天重启计划》引发关注,确实在新春伊始展现了不一样的面貌。

    孕妇题材的剧集并不好拍,很容易显得琐碎、乏味,而高龄孕妇与成年女儿的亲子关系同样不太容易展现。将这两个主线重叠在一部戏里,还要避免剧情混乱,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当《180天重启计划》引发观众瞩目时,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运气好,而是实力使然。

    观看《180天重启计划》,第一印象就是好看、细腻。无论它属于什么类型,只要好看,观众愿意看下去,就是最直观的成功。该剧对生活常态的描绘清新自然;周雨彤、吴越饰演的母女角色代入感强,吴越的表演精准、有回味,周雨彤既演女儿,又演母亲的年轻时代,一人分饰两角,张力十足;耿乐饰演的继父,微表情堪称“表演教科书”;加上陈明昊、朱茵、韩东君、沈梦辰、李艾、张新成等人的精彩演绎,表演上既有丰富度又不失喜感。

    剧中细节令人称道的地方很多。童年顾云苏给妈妈写的“诗”,令人感动;陈明昊饰演的顾云苏生父的一系列不着调行为,既有表演上的惊喜,又符合角色心理,有其内在逻辑性。像这样一部人物刻画细腻、不乏时尚感且接地气的家庭剧,也正适合春节后步入“开工季”、处于万象更新情境下的大众观剧心态。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一些,这便构成了《180天重启计划》成功的前提。

    该剧也有它的不足,那就是被一些观众诟病的、频频出现的“回忆杀”。倒叙的戏码有点多,导演似乎在追求结构上的创新,实则影响了观感。这也是近年热播剧的一个小通病。

    开播稍早于《180天重启计划》的《六姊妹》,声势一度高过前者。这其中既有先播剧的优势,也有央视平台巨大影响力的助推。严格来讲,《六姊妹》属于家庭剧里的年代剧,与更侧重当下感的《180天重启计划》还是有一定差异。不过两部戏,既同以女性为主角,同属家庭剧这个大类,又同样群星荟萃,那就难免会被观众放到一起对比。

    《六姊妹》的明星阵容甚至比《180天重启计划》还要强大:奚美娟、邬君梅、刘钧、林永健、梅婷、董洁、陆毅、高露、孙宁、李晨、李健、姬他、刘亭作、吴倩、颖儿、曹斐然、李嘉琦、沈月、宋伊人、高至霆……70后、80后、90后各个年龄段的实力派,共同撑起了对剧中岁月流转的演绎。也许是受剧集长度所限,剧情拥有强烈年代属性的《六姊妹》,在对岁月、人生的呈现上,采取了写意方式,细腻度上略显不足,进而对剧中人在不同年代的气质展示也稍显粗犷。剧集思路显得固化、少新意。

    除了家庭剧,初春前后时段观剧的另一热点是涉案剧。近期开播的税务题材剧《大河之水》,主演聂远、杨蓉、张铎之外,配角阵容不逊色于《六姊妹》:资深演员有许亚军、吴冕、李洪涛、果靖霖、施京明、翟小兴、任重、赵亮、姜超、句号、韩雨芹等;年轻一代有杨博潇、王瑞欣、黄勐、曾柯琅、孙艺宁、李宗霖、何羽霄……

    《大河之水》很符合近年风行的行业涉案/反腐剧特点:剧中人出事,然后主人公追根溯源,对案情抽丝剥茧,直至最后水落石出。全剧有一定时间跨度,但又不算年代戏,属于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剧情节奏相对紧张,能吸引人看下去,但整体风格中规中矩,缺少突破。

    就近两月荧屏涌现的涉案剧来看,该类型的创作似乎临近“瓶颈”,未能出现现象级热剧。一度最接近话题性作品的,当属郭京飞、王千源、赵今麦等主演的《漂白》。该剧在叙事、影像和表演上都显出一定风格追求,但因在剧情把握上有些失控,加上叙事也犯了回忆过频的“流行病”,两相结合,导致一些不良观感,功败垂成实属可惜。

    涉案剧里最成功的近作,还数《三叉戟2》。它的成功在于接地气的基础上执着于从细腻处找新意,没有守在“固化”的舒适区。可以说,不管何种类型,未来荧屏上如想再有佳作出现,类似的精耕细作,仍是一条有效路径。

    ( 徐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 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现居天津。 )

    图片:豆瓣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新片未开播就被泼冷水因刘浩存一人耽误整部剧张艺谋冤不冤
    下一篇
    季播迷你剧崛起长视频平台背水一战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