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各项数据显示,现在观众对商业电影的评判标准是越来越高了——制作得精不精致、能不能让人有共鸣、内容有没有新意,这几点一样都不能少。“长板得够长,短板也不能太差”,这以后就是商业片能在市场上活下去的规矩了。
作者|里昂、编辑|孤鸽
有了清明档电影市场不太好的苗头,业内本来都想着,之后的五一档电影市场好不到哪儿去,结果没想到现实比预想的还要惨。
2025年五一档(5月1日-5日)内地电影总共才收了7.47亿元,跟去年同期比直接少了一半,成了2016年以来(除了2020年和2022年这两个特殊情况)这个档期票房最低的一年。需要注意的是,2016-2018年五一档其实只有三天。
历年五一档票房成绩(猫眼专业版)
中国电影市场这3个月真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清明档和五一档跌得厉害,跟《哪吒2》一部片子就破150亿的票房神话比起来,反差特别大。市场波动背后是大家的消费习惯和观众需求在变,去电影院看电影现在面临各种娱乐方式的抢生意,比起电影上热搜,全国各地旅游的消息更吸引人眼球。
五一档各项数据显示,现在观众对商业电影的评判标准是越来越高了——制作得精不精致、能不能让人有共鸣、内容有没有新意,这几点一样都不能少。“长板得够长,短板也不能太差”,这以后就是商业片能在市场上活下去的规矩了。面对观众“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和“看得进去东西的能力越来越差”这两个问题,电影创作得跟着观众一起进步才行。
没有头部救市影片
2025年五一档上映的片子数量不少,但“能打”的没几个。没有特别能打的片子,也就没出现一部真正的爆款。
今年五一档,票房前五名是《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人生开门红》《雷霆特攻队*》,其中只有《水饺皇后》和《猎金·游戏》两部票房过了亿,分别拿了1.92亿和1.34亿,整体规模缩水了不少。
《猎金游戏》剧照
回看前几年:2024年五一档,票房过亿的电影有5部,冠军是4.05亿的《维和防暴队》;2023年五一档,票房过亿的电影4部,冠军是5.13亿的《人生路不熟》;2021年五一档,票房过亿的电影也是5部,冠军是5.12亿的《你的婚礼》。
不难看出,前几年五一档的头部片子基本都在四五亿左右,这样总票房才有可能冲到10亿上下。比如2023年的《人生路不熟》,靠着五一档的劲儿,最后总票房到了11.84亿。结果今年,导演易小星带着“人生”系列第二部《人生开门红》又来五一档,档期票房才6497万,猫眼预测总票房才1.11亿,实在说不过去。今年五一档票房冠军《水饺皇后》的猫眼预测也才3.91亿。
不管是过亿电影的数量,还是单部票房的规模,今年五一档的电影都显得有点“疲软”。尤其是新片表现不怎么样,被两部“老片”抢了不少风头。
档期内票房季军被复映的宫崎骏动画电影《幽灵公主》拿走了,拿了6960万。就连已经上映三个多月的《哪吒2》,靠着后劲儿,从假期第二天起就超过了一堆新片,排到单日第三,后来一直稳在第三、四名,最后超过了《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和《大风杀》两部新片,拿了6466万,进了五一档票房榜第六位。
截至5月7日,《哪吒2》票房已超153亿元
前几年,五一档的电影主要靠有流量演员的大体量动作片和喜剧片撑场面。2024年有王一博、黄景瑜演的《维和防暴队》和《末路狂花钱》,2023年有王一博、于适演的《长空之王》和《人生路不熟》。
但今年五一档的电影,基本都是中等规模,没那种强粉丝片,预售量减了一半,假期首日票房同比降了55%。没了流量演员的加持,只能拼电影质量,可这些片子在题材、类型上,没能好好抓住观众眼球。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水饺皇后》是一部人物传记片,题材偏文艺,看惯了商业类型片的观众可能不太感兴趣,也带不起来口碑;《猎金游戏》是一部金融犯罪片,前几年这种类型太多了,观众都看腻了;《雷霆特攻队*》作为五一档唯一一部外国片,口碑还行,但好莱坞电影这几年公信力一次次下降,整体不行,观众还没从《美国队长4》的“伤害”里缓过来。
之前票房灵药的喜剧片,今年五一档彻底不管用了。《人生开门红》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不仅口碑崩了,市场也冷。五一档口碑最好的犯罪悬疑片《大风杀》风格很浓,但也正因为风格太强,挡住了一部分观众,成了票房垫底的。
《人生开门红》剧照
今年上半年,除了春节档的《哪吒2》,后面的清明档、五一档,都没出什么强片,这是票房低的主要原因。
反观去年上半年,可热闹多了。3月份,《周处除三害》火了,网友还造了很多梗,最后拿了6.65亿;维伦纽瓦的科幻大片《沙丘2》上映,票房3.52亿不算高,但观众享受了视觉盛宴。到了清明档,《哥斯拉大战金刚2》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带火了档期,分别拿了9.56亿和7.91亿。
借着一波接一波的热度,去年五一档自然吸引很多人进影院。今年就没这种热度延续,春节档后,市场一直冷清到五一档。
今年五一档新片不少,但没大体量头部片子带动,映前关注度不高,新片首日都没带来票房高峰,档期内最高日票房不到2亿,最后一天单日都没过亿,大盘明显回落,暂时没片子预估票房超5亿。
类型多样,但缺乏惊喜
从整体看,今年五一档电影类型挺多,但都没啥惊喜。五一档前,业内最看好《水饺皇后》——根据“湾仔码头”水饺创始人臧健和故事改编。
主演马丽之前喜剧演得好,国民度高,群众基础不错。导演刘伟强也拍过《中国机长》《中国医生》这类人物传记片,票房都很好,两部分别29.13亿和13.28亿。这样的组合,观众自然期待。
导演的叙事很明显,要走大女主路线。臧健和成功不靠男人,自己掌握命运,体现女性力量。片中臧姑娘的选择,和现在社会倡导的女性意识很契合,更符合主流消费市场女性的审美和价值观。
但影片还是没跳出“苦情 煽情”的励志套路。导演加太多苦情、煽情戏,让故事变廉价,感觉被消费了。
现实中臧姑娘的经历可能比电影里更坎坷,但电影作为艺术,呈现苦难时可以有更高级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光让演员哭,靠煽情刺激观众。
作为第一部大女主戏,马丽去掉喜剧标签,演励志独立女性,完成度还行。但现在的表演有点太“顺拐”了,委屈哭,痛苦哭,遇到不公也哭,还都是大特写,这种哭戏就廉价,表演也不高级。
如果她用更隐忍内敛的方式,少点煽情哭戏,只在一两场重点戏(比如母亲去世,回青岛看到遗体)释放情绪,可能会更好。
而作为五一档口碑最好的电影,《大风杀》的优缺点也明显。西部风沙、封闭小镇,开头就营造出凌厉肃杀的氛围,三个警察一把枪对峙43个拿枪的悍匪,让人喘不过气。
导演张琪说,创作初衷是他喜欢的“困境”主题。每个角色都在困境里,像困兽之斗,被围困在风暴中,找不到出口。人性的阴暗、挣扎、贪婪、欲望、背叛、忠诚都交织在一起,在极端环境下赤裸裸展现。每个人物都有种被围困的孤独感。
作为犯罪片,《大风杀》作者风格强,影像很极致,前半段风格化和气氛营造得好。开头加油站那场戏,匪徒在屋里作恶,玻璃外暗黄光线映出剪影,风格强烈。
但结尾沙尘暴一来,这种风格被商业类型叙事取代,变成刺激眼球的警匪肉搏,少了点逻辑性和作者风格,有点可惜。
邱礼涛执导的《猎金游戏》则可以看作是他众多流水线作品中的一个“行活儿”。这几年邱礼涛是内地院线出镜率最高的导演,没之一。2023年有《莫斯科行动》《绝地追击》《暗杀风暴》《扫毒3》,2024年有《谈判专家》《海关战线》,质量有好有坏,主演也都是熟面孔,光刘德华就演了三部,观众难免看腻。
同样看腻的还有俗套故事,永远警匪、卧底、背叛、友情掺着来,每部电影都像模子刻出来的,除了强情节、强节奏、强特效的视觉刺激,观众记不住人物。
五一档仅有的两部喜剧片《人生开门红》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本来最有黑马相,因为观众对喜剧需求强,如果故事完整,包袱不尴尬,有望突围。但两部片子都犯了大错,把喜剧当段子拍,碎片化包袱拼不出完整故事。
《人生开门红》作为易小星“人生”系列第二部,如果只靠“人生”系列噱头复制前作成功,这条路看来走不通了。而《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也踩了喜剧电影的“雷点”——主演曾毅是“凤凰传奇”成员,跨界身份;用歌名当片名,有点投机,让观众有嫌隙。
作为五一档唯一一部引进片,《雷霆特攻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工业大片空白。但这是漫威新超级英雄组合,内地观众不熟,想看有名漫画人物,它偏偏反着来,都是“边角料”角色,没多少动作场面,反而在文戏上下功夫,有点“反英雄”意思。
与其他影片票房或口碑上的失灵不同,一些影片的复映却依然卖座。比如每年复映的宫崎骏电影,几乎稳赚不赔。2023年《天空之城》复映1.35亿,202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提到1.67亿。今年《幽灵公主》档期近7000万,猫眼预测破亿。但复映只能补充,市场要有活力,还得靠新片刺激。
电影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在下降
前些年,电影破亿是家常便饭,10亿 、20亿 才是片方努力方向。现在破亿好像成了奢望。
据猫眼专业版,春节档后至五一档前,累计上映影片78部,过亿元票房的仅4部,分别是《向阳·花》(2.29亿)、《我的世界大电影》(2.02亿)、《不说话的爱》(1.43亿)和《美国队长4》(1.04亿)。
由于春节档的过度消耗和《哪吒2》的一骑绝尘,内地电影市场进入“新片难破局”状态。是因为电影质量不行吗?不尽然。
《维和防暴队》和《末路狂花钱》豆瓣5.3分,却拿了2024年五一档冠亚军;《人生路不熟》和《你的婚礼》豆瓣5.8分和4.7分,也分别拿了2023和2021年五一档冠军。而今年五一档口碑最好的《大风杀》豆瓣7.0分,票房却垫底。也就是说,电影质量和票房高低不成正比。
对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电影不是刚需了。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增6.4%;总花费1802.69亿,增8.0%。人均支出增1.5%,到574.1元。
同比去年,电影市场腰斩,旅游市场却活了。比起看电影,观众更愿意花钱去玩。
要知道,91%观众档期内只看一次电影,这是用钱包投票,但现在消费降级,观众选择更谨慎,原来一年10次观影额度,现在压缩到5次,甚至被旅游或其他休闲方式取代,电影成了次要需求,被舍弃了。
电影对年轻观众吸引力下降。猫眼调查显示,18-25岁观众占比从去年48%跌到31%,他们更愿意为《鬼灭之刃剧场版》等流媒体独家内容买单。某高校学生说:“国产片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演员、相似剧情,还不如短视频来得直接。”
这两年短剧蓬勃发展,抢了电影市场份额。《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说,2024年短剧市场规模504.4亿,首次超过同年电影470亿票房,成影视娱乐重要分支。预计还会增长,2027年或破1000亿。
《志愿军》编剧张珂谈短剧受欢迎:“短剧变成随手可消费的文化产品,手机在身边,支付方便,马上解锁100集短剧。而看电影麻烦,要开车或坐车去商场,找电梯、绕走廊,半天时间没了,花时间又花钱。如果看了烂片,更觉得浪费精力。”
而且电影以前带给观众的绵长厚重体验,被短剧短平快的刺激取代。短剧两分钟一反转、三分钟一爆点,让观众劳累一天后,在虚幻世界短暂释放情绪。这种直给的情绪表达,是短剧优势。
不光短剧,游戏、剧本杀、密室逃脱也在分流观众,冲击电影市场。电影不再是娱乐首选,把观众拉回影院,是电影行业要不断解决的难题。
在碎片化阅读和短视频冲击下,观众深度沉浸能力退化。想想,上一次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看电影时总忍不住刷手机,两小时的电影,可能好几天才看完。观众没耐心,这对电影创作要求更高,如何让观众坐两小时保持注意力,电影创作需要和观众共同成长。
五一档之后,是三个月暑期档。已定档的有《长安的荔枝》(马伯庸小说改编,大鹏导演,大鹏、白客、庄达菲主演,7月25日上映)、《731》(揭露731部队罪行,赵林山导演,姜武、王志文、李乃文主演,7月31日上映)、《浪浪山小妖怪》(《中国奇谭》原班主创,8月2日上映)。但这还不够,影院和观众希望更多电影入局暑期档,再次点燃市场。
电影市场能否从春节档后的泥潭里走出来,创作者信心能否重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