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说说,认真追剧、专注剧评,品人生百味。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
因为这世间没有人告诉我们,必须去做对的事情。
我不能以爱相挟。这既是她拒绝小乔求助的理由,也成了她最终的人生选择——她做了所有人眼里“不对”的事,选择一跃而下,不愿成为比彘的软肋。
大乔在整部剧中戏份不多,人设也相对单薄,直到三十集小乔求助,这位女子才真正走进观众的视野,让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说,这部剧的最后几集,节奏快、立意提升得也快,这种改编处理值得点赞。
小乔去向大乔搬救兵,大乔断然拒绝,还用“爱”当挡箭牌指责小乔,让小乔一度开始怀疑自己,至此一对亲姐妹,瞬间有了塑料姐妹花的味道。
大乔此举,确实显得太自私了,这是给人的第一直观感受。但细究下去,看到大结局才明白,大乔并非自私之人,她只是想岔了一件事。
在乱世中,求独善其身,求岁月静好,是妄念。
大乔和小乔虽是堂姐妹,却在一个院里长大。小乔母亲早逝,所以大伯母(也就是大乔的母亲)亲自教养小乔和弟弟乔慈,但小乔比大乔更沉稳。
这和小乔幼年丧母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就算大伯母把小乔当亲闺女养,她还是主动担起二房主母的责任,也更爱和乔太公聊天下大势。
再看大乔,她是在父母慈爱下长大的无忧无虑的女娘,既没衣食之忧,也无兵临城下的恐惧,只因有父母为她撑起的一方安稳天地。
她喜欢弹箜篌,爱上府中的养马奴比彘,两人情投意合。
乔魏两家联姻,要把她嫁给魏勋。她没想过私奔,也没算计小乔替嫁,她说,嫁给魏勋是她作为乔家女儿的责任。
乔家姐妹确实情深义重。小乔愿意替大乔嫁魏邵,支持大乔和比彘远走高飞;大乔也会为小乔折返,非要亲眼看着小乔嫁魏邵安全了才放心;小乔看出比彘力大无穷,还给大乔指路,让比彘去据守博崖;小乔时不时还送物资给大乔,帮他们安居乐业。
所以,小乔去博崖搬救兵时,根本没料到姐姐大乔会拒绝。只能说,就算是算无遗策的小乔,也有算漏的时候。
她漏算的不是姐妹情意,而是大乔的认知。
当小乔跟大乔分析局势、说百姓的苦、讲眼前的困境时,大乔只听见了刘琰的十万大军,想到的是丈夫比彘才两万人,寡不敌众。
大乔没有搞事业的心思,她只想关起门来,和比彘过自己的小日子。
有错吗?真没有错。你可以说小乔有格局,也可以说她骨子里就爱搞事业,但不能否定大乔想过小日子的想法。
小乔提出比彘出兵支援魏邵,大乔的第一反应,是小乔要把自己丈夫推入险境,她不能失去比彘。
如果此情此景易地而处,大乔向小乔提出搬救兵,小乔第一反应一定是,如果不去支援,会殃及池鱼。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小乔懂,大乔不知。
也正因不知道这个道理,大乔对小乔说了句诛心的话,指责她不顾丈夫安危,让比彘出征替娘家卖命。
小乔黯然神伤地离开博崖,她既为大乔的拒绝难过,更为大乔说的那番话伤心自责。
只能说,不在一个认知层面的对话,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大乔的性格里,有懦弱的一面,也有她坚定的一面。
她爱比彘,却从不拿爱绑架他——就算比彘心甘情愿为她做任何事,她在爱里也不会肆意妄为。
不得不说,大乔的边界感挺强的,这份边界感全都凝结成了她对比彘的爱。
她告诉小乔,自己可以为小乔牺牲自己,却不能要求比彘为小乔或者乔家做事。
从亲密关系角度看,大乔没错,甚至很有魄力。当刘琰用她来要挟比彘、把比彘当工具人时,她豁出性命,也要让比彘做自己。
从搞事业的角度看,大乔确实少了点“纵横联合”的见识——让比彘出兵支援,能让乔魏两家结盟更稳固,才更有胜算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
只可惜,大乔的性格和认知,决定了她没有这样的远见,也决定了她和比彘最终会掉进父亲挖的陷阱里。
在最后的挣扎中,大乔也没更多智慧化解困局,尤其看到心爱之人处处受制,她用了最决绝的方式。
飞蛾扑火,只因是蛾,大乔也只是大乔,用尽力气做了,她觉得最值得做的事情。
大乔的所有选择,都谈不上对错。可身处乱世,光有爱并不能周全,格局和见识,才是能换来幸福的筹码。
(图片均来源于电视剧《折腰》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