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看记录
    • 关注公众号剧透更有味

    娱乐星闻 被流量绑架人生人生开门红能否戳破网络时代幻象
    首页 娱乐星闻 电视资讯 被流量绑架人生人生开门红能否戳破网络时代幻象

    被流量绑架人生人生开门红能否戳破网络时代幻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对话,用洞穴比喻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在他看来,现实世界其实是虚幻的,困在里面的人,就像被绑在椅子上的囚徒,眼睛看到的,不过是观念在墙上投下的晃动的影子。当他们走出洞穴,看到真实世界的光,反而会觉得晃眼得难受。柏拉图的这个“穴喻论”影响特别大。

    在这些作品里,我们同样能看到柏拉图主义的影子,比如《楚门的世界》《黑客帝国》这些电影,都借用了这个洞穴隐喻,来探讨真实和虚构的边界。易小星导演的《人生开门红》,则把网络里那些五花八门的怪现象当作参照点,重新琢磨“现实”这个概念。这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楚门的世界》,但这里不再有一道清清楚楚分开真实和虚构的水泥墙。

    《人生开门红》剧照

    在彼得·威尔的镜头下,楚门的前半生就是一场没停过的真人秀,可只要他最后战胜了心里对大海和远方的害怕,扬起帆,就能甩掉那个虚假的人生,撞上真实世界。虚构被留在了那个大得从太空都能看见的演播厅里,就像树脂被留在了琥珀里。虚构的外面,就是现实,这两者是对立的关系。

    《楚门的世界》上映的1998年,网络直播还没出现,真实和虚构的界限还没这么模糊不清。现在一切都变了。演楚门的金·凯瑞,在2022年回头看这部电影时说:“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订阅频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楚门秀’……我老是想,也总有人问我,楚门走出那扇门后会怎么样?我花了好一阵子才明白,他出去后还是会一个人,因为大家还是会回到虚构的世界里,好像都被要求待在摄影棚里。”在他看来,楚门到底还是像柏拉图写的洞穴囚徒,被真实世界的光晃得睁不开眼,只能缩回虚构的“蜗牛壳”里。

    《人生开门红》里,当反面角色——直播公司总裁出场时,总带着各种“钱味儿”:LV的衣服、林肯加长豪车、高希霸雪茄。他想靠这些物质拼凑出上流社会的假象,结果不过是掉进了“拟像”的陷阱里。和手机荧光里看到的网络世界比,他待的地方看着真实,早已经被营销套路和舆论公关给侵蚀了,变成了逢场作戏的舞台。

    剧照

    跟知名女主播假装情侣,还顺便戳破总裁“皇帝新衣”的主角,被设定成一个县城来的烤肠小贩。这可能让观众想起1999年罗杰·米切尔导演的英国电影《诺丁山》。阶级差距和由此带来的生活习惯冲突,是这类轻喜剧电影的核心。不同的是,在现在这个“拟像”时代,我们看到的,很多时候是靠物质符号的差别造出来的阶级秩序的假象,我们的网络特别喜欢生产这种物质丰富的假象,这个假象慢慢撑破了网络的“外壳”,渗透到现实里,形成了所谓的“消费主义贫瘠地表”。

    而从这假象背后,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由直播产业造出来的这批城市新中产的焦虑点——他们需要跟自己的过去拉开社会学上的差距,才能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个身份认同和“拟像”的生产息息相关,所以他们陷入了很难自圆其说的分裂状态:一边追着物质,模仿从影像里学来的上流生活,一边又总怕自己阶层掉下去,对掌握他们命运的真正上流社会俯首帖耳。

    他们的精神困境几乎没法解。电影给的解决办法,是造出一个跟这套符号秩序完全不沾边的社会底层人,他对这套东西完全没兴趣,只用实际的眼光、朴素的道德来看待事物。对他来说,现实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和一日三餐,这些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实实在在的幸福。

    剧照

    但这个办法差不多就是现代童话。在《人生开门红》最后,虽然看起来是大团圆结局,导演还是藏了些带黑色幽默的伏笔。就算主角逃出了网络造的“拟像”秩序,他身边的人,甚至他妈妈,还都陷在里面。

    “人很难挣脱他的时代,就像很难挣脱自己的皮肤。”或许,我们要找的,只是让时代的“皮肤”裂开一点点的小可能。答案不在电影里,毕竟电影也是台造梦的机器,指向一个所有冲突都能解决的完美世界。但就像电影告诉我们的,答案在我们每个人、每个时刻活过的真实里——就像普鲁斯特蘸着茶水吃下玛德琳蛋糕时,突然预感到自己一生的回忆,每个瞬间都是一座时间的神殿,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开启。

    来源:谈炯程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疯出一部近期最佳
    下一篇
    稀世珍宝重现几十年一遇华语大展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