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述故事的喜剧电影《好东西》里,烧饭、打扫、洗衣服、修电灯、装家具、工作……和以前单亲妈妈的形象不一样,像八爪鱼一样的王铁梅好像能轻松搞定生活中的一万种难题,她的魅力还吸引了两位男性为她“雄竞”。王铁梅甚至还问了句:“单亲妈妈就非得过得苦吗?”
根据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跟着单亲妈妈(包括丧偶、离异和未婚的)一起生活的未成年孩子,差不多占了0.9%。这意味着,差不多每100个孩子里就有1个是跟着单亲妈妈过日子的。
2025年母亲节快到了,我们把目光转向现实中的“王铁梅们”,她们现在怎么样了?她们真的能轻松应对各种变化,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吗?
图:旅行中的虹
如果生活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那就勇敢地离开它吧
《好东西》里没演出来的,是夫妻俩过日子时的一地鸡毛。每段曾经亲密的关系走到尽头,总会经历很多苦和痛。
虹离过两次婚,现在和第一任前夫处得跟好朋友一样,但和第二任前夫(孩子爸爸,后面说的“前夫”都默认是这位)还在努力变得平和。“我特别爱自由,觉得什么事都能打破、重新来过,但前夫是个特别讲规则的人,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都很高,所以我们俩在价值观上差太多了。”
时间长了,两人总是拉扯,冲突一触即发。
离婚后,虹和前夫的联系一直没断开。有次前夫回家,看到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迟到了还不着急吃饭,虹也没管,这碰到了他的底线。俩人吵得很凶,孩子吓得大哭,前夫不等孩子吃完就抱走了,虹想拦也拦不住。虹觉得自己特别无力,情绪差到了极点。“可他毕竟是孩子爸爸,我们不可能完全断开联系。”
和虹不一样,易安是跟前夫彻底闹掰了,甚至因为要分房子(把共同房产通过法律分割开)闹上了法庭。
“最难的时候你别想以后,一想以后就觉得路太长。”生二胎、打官司、得宫颈癌,随便哪件事都能把普通人压垮,易安同时遇上这三件,却表现得特别坚强。可生活又给了她更猛烈的暴风雨,迎头痛击。
“以前每次遇到难处,都是我妈给我最大的支持。可去年我妈也查出了癌症,今年突然就走了。”易安从此没了最大的依靠,妈妈的离去好像让她之前受的苦都不算什么了——生死之外没大事。“现在我请了心理老师,正在努力走出来。”
奋力撕开自己,让自我重生
“一定要学会自救”,这是听雨一直强调的。
“前夫从怀孕到带孩子,表现得特别自私冷漠,可我总想着凑合过,没想到他先提了离婚。”离婚和真正告别自己,得有个仪式。听雨是用一场痛哭完成的,多年来面对前夫的指责,心里攒了好久的委屈和不甘,那一刻到了顶点,借着酒精一下子全出来了,收都收不住。这是个转折点,听雨从此和婚姻、过去的自己告别,开始找“重生”的希望。
她用“不断撕开自己”来形容自己的变化,把身上的痛苦、困境、黑暗都使劲撕开,那些掉下来的碎片最后会烂掉,一个崭新的自己就能重生。“我想告诉所有在婚姻、恋爱里的女孩子,可以自私一点,多关注自己,想着怎么成长、怎么快乐、怎么让内心更丰富,总有一天会有人因为你是你而爱你。”
和自己和解也得有个仪式。听雨以前接受过“唯爱妈妈”的访谈,这是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2017年发起的公益项目,给单亲家庭和婚姻有困难的人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公益保险等服务。“很多事我一直憋在心里不说,现在我愿意打开自己,让别人看见,才能和自己和解,这是专属于我的仪式感。”
“我很容易共情,所以开始找能滋养我的人和事。”看书、健身是独处时的选择,带孩子一起接受自然教育也是一种自我修复的方式。“在自然里,我能感受到花草树木生长的力量,我总想,它们不用经历春夏秋冬、不用受灾吗?可每年春天,它们总能发新芽,韧性十足。我想我也能像草木一样,重新活出自己的美丽。”听雨说,以前在婚姻里,她的感官都变迟钝了,到了自然里,又重新敏感起来了。
自认是讨好型人格的虹,也总被前夫指责,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攻击自己。“从怀疑自己到明白很多事不是我的错,我走了很长的路。”孩子三岁前,虹几乎不跟人打交道。“孩子慢慢长大,我发现除了当妈妈,我还是我自己,就像一直被困在封闭的屋里,门忽然开了一道缝,我能喘口气了。”
这口新鲜空气让虹有了向外“探”的勇气。“孩子上课的一小时,我去健身,从能做多少个深蹲、举起多重杠铃这些小事上,慢慢找回了自信。教练总夸我棒,那段时间我都是一路小跑去健身的。”几年紧闭的心,一下子打开了。虹说自己以前像蜷缩在地上,慢慢有了力气,能伸手找支点,撑着自己慢慢站起来,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
“很多单亲妈妈没足够的力量和自信,因为女性总爱自我批判、怀疑自己。当有一点点光透进来,你才有力气站起来走出去,可外界一指责,那点勇气就没了,又会缩回去,反反复复,这就是螺旋上升的过程。”虹强调,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住抓住一切力量站起来走出去。
总有一种力量,把小小孤岛连成大陆
易安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唯爱妈妈”组织的线下活动。“那是个秋天,我以前是建筑师,就带着活动里的孩子们做大地艺术创作。为了给孩子们上课,我还搜集了很多资料认真备课。我们在田野和树林里找了各种颜色、形状的树叶,拼出一幅幅漂亮的画。孩子们可喜欢我了。”在群体里帮别人,也让易安自己觉得很开心。
图:易安和孩子们的大地艺术创作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同样被善良滋养的还有听雨。她是一家公益机构的发起人之一,从大二就开始参加公益助学机构,现在计划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上AI通识课。“做公益能疗愈自己。我大学支教时遇到个小姑娘,当时她上小学,现在读大学了,又回来帮我们做公益。那一刻我觉得她就是当年的我,善良像种子一样能传下去。”
公益项目对单亲妈妈来说,就像把一个个漂流的孤岛连成大陆。作为“唯爱妈妈”热线复约率最高的心理咨询师,唐义淇加入心理援助团队,是因为一直关注单亲妈妈群体。“传统面询受地域限制,电话咨询既能保护隐私又能突破距离,这对需要即时帮助的单亲妈妈特别重要。”
电话里来访者更容易敞开心扉,但也给咨询师出了难题。“看不到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就像蒙着眼摸象。”唐义淇说,这就需要咨询师多用经验,用心感受来访者的真实需求。没法用心理画、沙盘、催眠、“空椅子”这些技术时,她就靠声音和语调变化营造疗愈氛围,比如问“你能想象家人现在站在你面前吗?他什么表情?”用这种简单的语言,帮来访者连接内心,实现成长。
“很多单亲妈妈一开始都会自我怀疑。”唐义淇发现,离婚不仅改变生活状态,更动摇了她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她会带她们回忆过去的美好,区分“关系破裂”和“自我否定”。对有重大创伤的人,她分享过一个案例:一位失去多位亲人的女性表面平静,却没了生活动力。咨询师用“爱的房间”比喻她的内心,引导她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感。“心理干预不是灌输新知识,是帮她们找回本就有的力量。”
一次偶然,虹在微信小程序上找到“唯爱妈妈”。“我在‘唯爱妈妈’做过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和单亲妈妈们交流时,团体给了我很大支持。”虹还成了即兴戏剧演员,自我介绍时,她勇敢说:“我是5岁男孩的妈妈,离过两次婚。”“不管痛苦还是不幸,都是我的经历,它们值得被记住,我要像勋章一样把它们刻在身上,告诉所有人我不怕。”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像虹这样的单亲妈妈们正走向崭新的明天,她们会明白唐义淇常说的那句:“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不会。”
“公益不是短期的急救药,而是像种树一样,需要温暖的坚持。”唐义淇认为公益是长期关注和陪伴的过程,从离婚初期、几年后到孩子青春期,甚至更长时间,单亲妈妈都需要不同的支持。当她们走过逆境、重建生活,把散落的珍珠串成新项链,新的自己终将破土而出。